顯示具有 書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書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書生|000】是傻瓜還是笨蛋?


Life isn't fair. So deal with it.
人生是不公平的,所以要努力去面對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寫封與工作無關的信,給部屬
【本書作者】田坂広志
【本書譯者】鄭舜瓏
【ISBN】9789866037627
【出版公司】大事
【本書定價】280
【出版日期】2012/12/4初版1刷
【閱畢日期】2012/12/31(一)
【讀後心得】

帶一本書去無人島?請問,要帶哪一本呢?
我喜歡寫字,當筆尖抵在紙張發出沙沙沙書寫聲音的時候,心就會平靜安穩了下來。身處在一個步調快速的時代裡,我們習慣了即時回應,不管是臉書上面的一個按讚,或者是LINE上一則則你來我往的訊息,似乎這樣才能證明我們的存在。也因為一切都高速運轉,我們反而無法真真正正體會其中的滋味了,可是我一點都不想這種立即作廢的人生啊,尤其是那你與我之間的真情交流。就像那一天有輕生念頭的朋友傳了LINE問我「活在這個世界的目的」,雖然我很認真的回應了多條訊息,但不放心的我還是撥了通電話過去,詢問了一下對方的狀況,並告訴對方,如果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千萬不要客氣,我深怕朋友真的做了什麼傻事。便捷,是不應該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懷。回家前繞過去開了我的郵政信箱,布滿灰塵的小空間裡躺了封看起來像是卡片的信件,拿到卡片的我當場就雀躍地把封套拆掉,想要看朋友寫了什麼內容給我,因為我一直被催著要去收信。看著對方用心、花時間寫下的關心片語,頓時讓我在冷鋒來襲、陰雨綿綿的十數日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心中升起一股暖意,這是我今年度收到的第二張聖誕卡。挑一張信紙,寫下抬頭,在腦中盤旋無數次後,才終於落筆,寫下感謝的話,寫下關心的話,寫下祝福的話,寫下道歉的話,因為是種複雜又神聖的儀式,寫卡片、寫信變成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一種透過實體媒介的溝通,並不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弭。折好信紙、塞入信封、黏上膠水、貼上郵票、送至郵筒,然後合掌希望它能被順利送達對方的手上。我喜歡寫字。
我喜歡閱讀,當你翻開書頁的時候,就進入另一番天地,或許冒險、或許驚心、或許誇張、或許感動,最重要的是,你總會找到自己的影子或類似的故事,在茫茫人海中,你總算找到了一根浮木。雖然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孑然立身於這個世上,但偶爾還是會覺得孤單、無助,甚或是害怕,於是我們希望能找個伴,然後有一天,你不知道在哪本書上翻過頁扉的時候,你與另一個自己碰到面了,你驚訝、你高興、你竊喜、你感動到無以復加,原來,你並不孤單,你的所思所想原來並不是特例,踽踽人生中你第一次有了支柱,閤上書,你知道你這輩子不再是自己一個人,勇氣增生,繼續向前。又或者你的心裡有一個死結,一個不管是別人施加或自己束縛的死結,你打不開、你無能為力、你早已放棄,可是你心裡是知道喉嚨的哪邊有卡一根魚刺,你知道美麗的海攤上哪邊是布滿地雷,表面上平靜快樂的你,其實並不開心。直到作者非常殘忍地拔出那根刺、引爆那顆地雷,你邊大聲呼救、邊淚流滿面,是的,你把自己壓抑了太久了,有許多話、有許多故事,你偷偷埋藏了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不想讓別人替你擔心,可是你卻反芻得很辛苦,你自己都知道。看似無情的文字褪去了你的保護膜,你也似乎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光了,於是,你重獲平靜,過去沒有哪一刻是如此讓你心平氣和,你開始學會釋然了,開始學會放過自己了,小時候的恐懼已經過去了,生活的壓力是人生既定的包袱,未來日子的擔憂你放手讓它自由。我真心羨慕小時候可以安穩睡覺不用半夜得跑到廟裡去過夜的你,我羨慕求學不用貸款、求職不用到處碰壁的你,我羨慕未來的日子不需要自己費心的你,我羨慕你,也不再嫉妒你了,因為那是你的、並不是我的人生。因為只要我熬得到天亮,我就又重生一遍了。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變得慈悲,總得歷經生活的苦難,我們才會戴上悲憫的心去看這個世界。在此之前,在武裝之前,我們需要先行釋放動作,這麼私密、這麼難堪,慶幸我們只要在書的面前崩潰就好,還能保有自己一絲絲為人的尊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我開始習慣在翻完的每本書的版權頁上寫下當天的日期,一來可以當作翻閱的記錄,二來也可以知道是哪時翻讀完畢。就在去(2012)年底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我看完這本書並壓上日期時,心中突然冒出了個想法,既然作者從一九九○年開始,就會跟自己的同事相約在週一早晨寫一封跟工作無關的信件給大家,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這種「每週訊息」(weekly message)的方式,與自己的朋友、同事們交流呢?
那我要挑什麼主題寫呢?自己的生活那麼平淡無奇,實在沒法每週擠出新鮮事與大家分享。咦?既然台灣人一年看不到兩本書了,那我為何不將我看完的書,重新整理後介紹給大家呢?想與別人分享美好的事物的心情大家都曾有過,那麼與大家分享一本好書,似乎也是可行的作法。
為了介紹各式各樣的好書,也為了讓自己的閱讀變成是一種習慣,初心是想說從每週閱讀完畢的書中,挑選一本可以與大家享的書籍,然後仿照本書中的作法,於每週一透過電子郵件寄送給大家。
整理書籍基本資料,打上自己讀後心得,並把相關連結也一併附上。直到今天,那時按下「傳送」按鍵前的那種猶豫、那種害羞,想來仍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不知道大家突然收到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會有什麼看法?被迫看完我的文字又不會拿棍棒過來敲打我只因為我的理念與他們不見得一致。
不管了,就送出去吧!既然這是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是什麼壞事,實在沒有什麼卻步的理由。
是的,我真的寫了整整一年、共五十二篇的讀書心得了。
因為工作、因為忙碌、因為壓力,中間真的有幾度,不,是好幾度想乾脆就放棄算了。一個禮拜內至少要看完一本書,然後要花兩、三個小時坐在電腦前面,只為了生出一篇心得,人家至少都週休二日,我只有一天,因為其中一天的時間要拿來閱讀與寫作,是傻瓜吧?是笨蛋吧?
可是,我卻不得不承認,寫了這麼多篇讀書心得的我,雖然一開始是為了分享,但收獲最多的,卻也是我。
以前看完一本書,尤其是好書,就會被我放回架上不再取閱了。可是現在為了分享,我要認真看裡面的每字每句,到處都是被我用鉛筆勾勒過的痕跡,碰到想與大家分享的段落就得趕緊用便利貼註記。看完之後,就會繼續走日常的行程,同時也會在腦中構思要怎麼呈現這篇讀書心得,有一些句子就是在這樣的反覆咀嚼下才產生的。
在介紹不同內容的書籍時,沒想到竟也一件件拉出早已被我不知丟在記憶的哪個角落的事件,我寫的不單單只是讀書心得,到後期也陸續加入許多自己生命中曾發生的小事。
如果不是因為看了一本書,我不會想到要分享。如果不是強迫自己要分享,那我就不會寫下這麼多文字。如果不是因為要寫下文字,我就不會把這麼多的故事也搬了出來。如果這些故事繼續被深埋,最後只會隨著我的身體老去並消失。
專家說至少要練習21次才會養成一個習慣,那我寫了五十來篇,到底有起了什麼變化?看過的人,竟然會開始回覆給大家進行討論,碰到我隔個一、兩週沒把心得準時寄給大家,就會有人跑來「詰問」我,讓我哭笑不得。當有人喜歡某一篇心得,甚至會分享給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時,我都覺得是無比的光榮。
至於這一系列取名為「書生」,並不是指讀書人的意思,而是「書與人生」的簡稱。當有一座寶山在那,手上握有鑰匙的我們卻不去開啟它,其實吃虧的是我們自己。在我們沒有餘裕可以「行萬里路」時,「讀萬卷書」則能帶領我們上山下海領略各種風情,我們並不會因為年紀的增長或職位的爬升,突然有一天 就變得有智慧了起來。
我想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罵我笨蛋或傻瓜的,除非你這輩子也寫出53篇不為任何目的文章,只有我才能說我自己還真的是個名符其實的傻瓜、是個笨蛋,可是我們從來不會知道這無心插柳的迴力鏢竟然會滿載而歸,我的人生,自此又翻了一頁。
如果有一天得帶走一本書,我想帶走大家寫給我的卡片與信件,還有我自己的這些嘔心瀝血的文字離開。
又寫完一篇讀書心得了,可以把書上的那些便利貼撕起來重新歸位了。倒是我沒有帶任何部屬,自己的事都快做不完了吶。
套句《轉山》書中的話,「想來當初不過是一時介入的決心,翻身剎那便已成行。」我們,再會。
【相關網站】





【書生|001】又有多少人是可以微笑面對人生的刻痕的呢?



「傷害,本來就是人生常態,工作、愛情、親情、朋友。悄悄告訴你,那些因傷害帶來的痛苦增加了每一個人的見識,讓我們成長。無形中它雕塑了我們的生命刻痕,當有一天我們可以微笑地看這些刻痕且不覺得它痛時,我們已是不同的人了。」陳文茜。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微笑刻痕
【本書作者】陳文茜
【ISBN】9789571356792
【出版公司】時報文化
【本書定價】圓滿版350元
【出版日期】初版一刷2012/11/9
【閱畢日期】2013/1/2三
【名言佳句】
  • 「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端看他的父母架子上擺設什麼書籍。」
  • 「把寬容留給別人是偉大,留給自己是縱容。」
  • 「我們生存的土地,不只是先祖留給我們的,也是我們向下一代借來的。」
  • 「擁有愈多,離開人世時愈放不下。」
  • 「錢會腐蝕一個人的靈魂,你以為它只是一點,其實是染布。」
  • 「是太多的需要與執念使人不幸福,也使恨那麼容易蔓延。」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什麼呢?自己和自己的心。」
  • 「人在貴族國家比別處粗魯,在華麗城市比在鄉間粗魯。」
  • 「真正知道自己很棒的人,不需要人們呵護他的自尊心。」
  • 「你刺傷最深的,其實可能是你真正的朋友。」
  • 「人生就怕打開不了自己的困繩。」


【讀後心得】
該怎麼形容這本書呢?一開始是在書店一隅瞥見它的蹤跡,被它的外觀給吸引住,隨手一翻,才發現竟然是我們的才女陳文茜茜姐的最新力作。
當真正靜下心來開始慢慢翻閱時,就被首頁的斗大字眼給嚇著了-「謝謝你!!傷害了我。」(沒錯,是兩個驚嘆號沒錯)
這本書完全沒有任何章節的分類,意思就是說,隨便翻到哪一頁,就可以開始讀了起來。很難得會看到這樣的編排方式。不過,這樣就可以讓我更隨時所欲地翻閱,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跳過哪個章節,或者像作功課一樣得按部就班地帶著進度的壓力。說來搞笑,後來自己也忘了那些篇章有看過了,乾脆從頭再翻一遍,呵。如果想了解該書的設計理念,則可拜訪http://goo.gl/2Q0BQ
可能面臨感情重大的改變,前面的章節幾乎都在談論愛情的變與不變。俗話說得好,世上不變的道理,就是變。
「背叛傷害不了妳,傷害妳的是妳不夠理解情感本無常,將之定義為背叛;分手傷害不了妳,它不過是一段姻緣的結束,傷害妳的是妳並非提出分手的一方,受傷的是自尊心;絕情傷害不了妳,傷害妳的是妳未看透交往的人非慈善之人,因為痛的是暫時無法消逝的回憶。」「人生的另一半還是自己。」「放手也是一種愛。」「人要學習解脫回憶。」「人們如此渴望,不過是為了趕走孤獨。」「如果這輩子我們的世界只有愛情、親情,就像活在魚缸中的魚,即便一旁花團錦簇,美不勝收,氧氣永遠不足。人生要有大愛。」「等待傷痕的記憶慢慢褪去,天空又自然恢復了它的清澈。」「滄桑,住在中國人的靈魂裡,那麼廣闊的黃土,無邊無際,中國人但求個圓。」
也特別節錄了很多名人的字句,茜姐就在下方帶上自己的另類觀點。看著雙方你來我往的字眼,就像活生生在眼前上映的脣槍舌戰般精彩,看到後來還會"哈哈"放聲一笑。
每每一兩頁短文之後,就附帶一張照片。不知道為什麼,後來的我,看到這類的書籍,就會覺得心很平靜。或許因為生活中太多無可避免的"填滿"了吧,反而留空、留白才讓人有喘息的空間,就像是中國歷代山水畫的構圖一般。
除了談切身之痛的愛情之外,茜姐也談自然、環保、藝術、旅行、專訪、閱讀、金錢、品格、音樂、禮物、寵物、信仰、友情,也許,平凡中,見偉大。
「拜託,請不要放棄書本。不管科技如何進步,它仍是人類最美好的事物。」而我們,是否秉持「一個知識分子很重要的原則是站在權力的對岸,冷靜地看它;但也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好時,給他掌聲;錯時,勇於批評。」因為我們「只需持續地追逐,錯了再來,人最不需要的字眼是,恐懼。」「如果你是有價值的,不要在乎別人如何踐踏你,因為你的價值從不因他人而改變。」否則「一遇人生困境,名錶救不了你,名包提不起你,名車無法帶你逃離困境。光鮮的一生,即使至死方休,也只是壽衣穿得體面。」「世界是一本書,停留某處的人,只讀了一頁。」希望我們都能「善念,在心中蔓延,人生一路心安。」
「我們都各自受了那麼多傷。」「我們相遇於某個路間,誰也不知道盡頭的答案是什麼,在那裡。請在人生之路上好好對待自己,好好對待你所愛的人。」「請習慣失去這件事,因為終究我們會失去所有,包括生命。」而最後的最後,「時間是奇妙的東西。有些美好的事,妳怕被時間奪走了,希望它長一點,或者最好就這麼定格,時間不動了,永永遠遠。遇著痛苦之事,時間成了最好的療藥,此時我們反倒催促著時間,巴不它走得愈快愈好,頂好如狂風,驟間席捲一切。時間有時是我們的敵人,有時是我們最好的親人。」
接下來是encore曲時間,為您帶來的是Carol Kidd的When I drea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_JsZ1WXBA

I could build a mansion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trees
I could have all the gifts I want
and never ask please

I could fly to Paris
it's at my beck and call
Why do I live my life alone
with nothing at all

But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I can be the singer
or the clown in every room
I can call up someone
to take me to the moon

I can put my makeup on
and drive the men insane
I can go to bed alone
and never know his name

But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When I dream
I dream of you
Maybe someday you will come true

當我入夢,你迎夢而來,我盼著有一天夢境成真。
我可以建造比樹高的建築,我可以輕易得到所有禮物...

但我仍覺孤單,我仍感生命一無所有。
因為當我入夢時,你始終總在我的夢中。
我盼著,有一天,我的夢成真。

【寫在後頭】
為了繕打上面那些從書裡面挑出來的句子,我的眼睛真的快"脫窗"了!書又小小一本,然後又一堆好的句子可以跟大家分享,然後還要想說要怎麼把它們組成一個段落,呼呼,已經很晚了,明天還要上班!我要去睡覺了!

【書生|002】哪裡人很重要嗎?



其實台灣和大陸的地理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裡距離。台灣和大陸存在的不是時間差,而是時代差。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台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台灣:兩岸徵文選粹3
【本書作者】旺報/編選
【ISBN】9789866378911
【出版公司】商訊
【本書定價】250元
【出版日期】第一版一刷2012/12
【閱畢日期】2013/1/13日
【書籍封面】
【名言佳句】
  • 「FB的內容含金量遠遠不及大陸的人人網。」
  • 「我們每個人、每群人,都有成為孤島的可能性。但是要不要成為孤島,很大程度上不是取決於外部條件,而是取決於自身因素。」

【讀後心得】
這是我第三本「台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台灣」系列了!
去年廣東的新周刊雜誌曾專刊報導「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與名作家韓寒來台作客後所寫下的「太平洋的風」一文似乎還餘波盪漾,但,這些遠不及生活在兩地的庶民所寫下的隻字片語來得生活化。
不容否認,泱泱大中國,對於生活在台灣的人民,有如芒刺在背。時至今日,台灣仍不被視為一個國家,在國際組織也常常發生被打壓的情事也時有所聞,你叫我們心平氣和坐下來談兩岸議題,根本是天方夜譚!
可能因為公司的產線在大陸,跟對岸的「同胞」也因此常有公務上的往來,相較起來,是比較沒有那麼陌生的,甚至有時候還會聊起兩岸的風俗民情。還記得去年初台灣直選總統時,對岸的也很「牛」,很瘋我們的選情。
我們會去美國玩、去日本玩、去香港玩,但,當我們去中國的時候,我們的心底到底是存著什麼樣的心態呢?是需要被解救的同胞?還是曖昧的情人?也或許,因為同文同種,反而讓我們看不清其實對方可是一個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相較起來,台灣這點彈丸之地,連我有時候都會誤以為我們是多麼偉大、強盛的「國家」了!直到看到「島國島民」這樣的字眼,才發現,我們是不是太自大了?太自我中心了?
看著書中每篇文章所陳述的不同觀點,真的讓人很「激動」!我當然還是喜歡看到被別人稱讚,不管是台灣的美食、美景,還是連我們自己都不太知道或肯定的「美德」。但看到對台灣現狀一針見血、鞭辟入裡的批評,當下真的很想把書給撕了,但,還是得沉住氣、耐住性子一字一句給看完。
因為,我知道,「有過則改,無則嘉勉」,如果聽不進別人的給我們「善意」的「提醒」的話,台灣要怎麼進步?在像我們這樣的一個孤島上!
我常在想,台灣要怎麼發光發熱?自己人要挺自己人,要給自己人機會,因為,如果連台灣人自己都胳臂向著外人,那又有誰會回過頭來幫我們呢?言談中常常區分你我,到底是為了找尋短暫的安全感,還是真的團結不起來?是哪裡人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重要的是身而為人,做個好人才是重點吧!就像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也是因為容納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精英,所以才能一直當世界的領頭羊啊!我們也要朝這樣的目標大步邁進!
在此同時,我們也要自立自強,就像瑞士雖號稱是中立國一樣,但其人民也都驍勇善戰,沒有國家敢去招惹他們!與其等待別人來肯定我們,給我們「名份」,倒不如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員,就像我們始終如一的無國界的愛心一樣。
我想,我還是會常常光顧兩岸徵文的網站,除了看看爽文之外,也看看人家是不是又給了我們什麼建議,就像我們曾被國外人批評不排隊到現在井然有序般。
也得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的同胞,有能力就要伸出援手,都是自己人,理應要互相照顧才是。
喔,對了,這本書我完全沒有看推薦序或後記,因為,我不想被寫序的人給了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等改天有空的時候再補齊囉。

【推薦文章】

【相關網站】

【書生|003】依然等待的是...



太田康介:只要能活下去,就有希望。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依然等待的動物們: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警戒區紀實2
【本書作者】太田康介
【ISBN】9789868905504
【出版公司】行人文化
【本書定價】260
【出版日期】2012/12/25
【閱畢日期】2013/1/20日
【書籍封面】
【名言佳句】

  • 「看著他的臉,我彷彿可以想像這幾個月,他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

【讀後心得】
距離日本2011年311的地震,至今也快滿兩年了。
在台灣新聞習慣重複播放災難畫面、與一窩蜂熱的狀況下,我們大概也不太清楚、也不太關心東日本災民現在的狀況是怎麼樣了,縱使小小台灣的捐款可是高居數一數二之位。
當時,書市出現了一本由日本攝影師前往福島相關災區所拍攝被遺留在當地的動物們的《被遺忘的動物們》的攝影集。
對於自視甚高的人類而言,反正只不過是一個地方產生高輻射外洩的問題而已,那麼,就集體遷移至他處繼續生活即可。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那些被強迫離開自己心愛、唯一的家園的災民們,真的可以就此在他處落地生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了嗎?
而那些被豢養的貓、狗、豬隻、乳牛、駱駝們,是不是就可以這樣讓牠們自生自滅呢?
而這次出版的《依然等待的動物們》續集,則又多了很多讓人目不忍睹的畫面。
被曬乾的印記、水床上的半副牙齒、被啃剩的頭部與背脊、乾扁的身體、至死皆苦守家園,觸目所及,滿目瘡痍。
坦白講,要看這類的攝影集,心裡真的要先做好準備。
除了得面對這毫不掩飾的悲慘世界外,其實,最不想面對的,就是人類自己。
有人曾說過,核能,是上帝才玩得起的火。而偏偏聰明的我們,不另想其他能源的開發,竟然無視於核電的危險,誤以為一切只要照SOP來,就可以安全無虞?!
台語俗諺「別人的孩子死不完」,習慣自掃門前雪的民族性,若非火燒自己的屁股,大概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感覺。
結果,那一陣子,台灣的所有核電廠都莫名地被CUE出來曬在陽光底下好好審視一番。
想也知道,官說官話,最後,還不是無疾而終。
只不過,一想到台灣的國土面積這麼小,不管是哪一座核能出現狀況,幾乎泰半個台灣就「烏有」了。結果,大家還在討論哪邊的房子可以買,哪支股票會大漲?
看著一幅又一幅的照片,不自覺地聯想,萬一自己的孩子,以後不是跟我們一樣可以安全無虞地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或者是得要全身配戴隔離工具才得以生存下去,罪魁禍首是不是我們這一代太恣意而為了?!
我們是很重視後代的民族,希望不管是為了這些無辜的動物們,還是我們自己的親生後代,讓我們盡可能地幫他們留一絲可以喘息的空間吧!
而最近剛上映、討論日本核電發生後的電影《希望之園》,我是應該找個時間好好去看一下了~

【同步推薦】
  • 《依然等待的動物們》太田康介:只要能活下去,就有希望(王昀燕)http://goo.gl/PBeNR
  • 看著他的臉,我彷彿可以想像這幾個月,他經歷了什麼樣的生活。《依然等待的動物們》(DL)http://goo.gl/bExL1
  • 總統府遊記之,可不可以不要蓋核四?!(九把刀)http://goo.gl/97Aaf

【影音紀實】

【書生|004】家人,是比自己還在乎自己的人!


生有時,死有時
載種有時,拔出所載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不讓你看見我的眼淚-阿嬤、妹妹和爸媽
【本書作者】獅子老師
【ISBN】9789865896065
【出版公司】寶瓶文化
【本書定價】300
【出版日期】初版二刷2012/10/25
【閱畢日期】2013/1/26(六)
【書封截圖】http://goo.gl/6ZKfh
【名言佳句】
  • 「家裡沒有什麼家產,所以,大家有的就是親情,而這才是最無價的家產啊。」
  • 「有些事是永遠不會變的,如我愛他們,他們愛我一樣。如天上的月亮,海上的星星,永遠,不會變。」
  • 「笑聲,是希望;淚水,是希望。」
  • 「沒有大道理,也沒有大人物,但有我最心愛的人、地方,與時光。」
  • 「關心,有時是問,但問的背後,請有一顆溫暖的心及仁慈的眼光。」
  •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好愛你們。」
【讀後心得】

我好喜歡書封上那些用鉛筆刻畫下來的書名。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哭特哭。可偏偏我們哭得正傷心的時候,週遭的人,也就是我們這輩子最最親愛的家人,卻各個眉開眼笑的,真令人生氣!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它會在排行榜上好一段時間了,因為,每一篇文章,每一則故事,前一刻讓人捧腹大笑,下一秒就讓人淚如雨下。
看著、陪著自己的親妹度過治療淋巴癌的那漫長的日子裡,就像是唱著Beatles的「Yesterday」一樣,昨日,其實並不遠http://www.youtube.com/watch?v=2WQAl5nJWHs
劃一刀阿嬤喜歡吃的木瓜,想給那術後就半身不遂的阿嬤。點一首蕭敬騰的「無言花」,阿嬤,其實沒有走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WUdqHLA_0
「而現在,再回去看坐在草地上哭泣的我,我多想過去抱抱自己,擦擦我的眼淚,但是我也知道,哭泣有時。或許,我真回去了,看到我在大哭,我會靜靜地看,就陪著我,什麼也不做。就如當時的我知道,這一切都會過去,當黑夜過去了,就是白天,當天冬天過去了,就是春天。」生命,來,來,去,去。「生命有它的運轉週期,你不能催它,你只能尊重它的規律。『有時』,時間,一切都需要時間,建造有時,重生也有它的時間。大地就是這麼運作,冬天,就是休息,春天來了,就會開始生長。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就算我們再難過、再不捨,也只能回過頭來抱抱自己,並寄予祝福。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月光照在鄉下的平原上,廣大寬容如母親的愛,穩固扎實如我們的根,也如天上的月亮,永遠不會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根,卻常常像那浮萍般,居無定所。「我們走過菜園,走過老家,泥土沾了我的鞋,突然,我種了,故鄉永遠都是故鄉,這個定點會永達為我存在,給我安定的力量,家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世世代代。「生命就這樣延續下去。愛,就這樣延續下去。小樹長成大樹,大樹看護小樹。藍色的油漆雖然已經剝落,但愛,不會斑駁,愛的顏色在我們的心裡,永遠鮮豔。」
「我帶走我的淚水,但那個光腳丫追雞趕鵝的小女孩,就讓我把她留在這裡吧。」就像是,「希望,不曾遠離。我也不曾遠離。」
點首Hayley Westenra唱的Amazing Grace,讓我們一起讚頌生命的偉大與親情的永恆吧http://www.youtube.com/watch?v=Z5f3il7SjmY
Amazing Grace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my fears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We have already come.
T'was Grace that brought us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us home.

The Lord has promised good to me...
His word my hope secures.
He will my shield and portion be...
As long as life endures.

When we've been here a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ve first begun.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

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心安然經過,
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

將來禧年,聖徒歡聚,恩光愛誼千年,
喜樂頌讚,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現。

【獅子老師】

【書生|005】是什麼緣份,把我們牽在一起?


 他這輩子只收到過兩個禮物:
一是舅舅送的玩具小卡車;
二是外婆給的大麻捲菸。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第三個禮物
【本書作者】蘿拉.史洛夫、艾歷克斯.崔斯尼阿思基
【本書譯者】林雨蒨
【ISBN】9789865922115
【出版公司】春光
【本書定價】280
【出版日期】初版2013/1/3
【閱畢日期】2013/1/28(一)
【書封截圖】http://goo.gl/Ge4LE
【名言佳句】
  • 「友誼是建立在信賴之上。」
  • 「我告訴過你,我有一天會有一張大桌子。」
  • 「他沒有意識到,被他毀掉的那一個,永遠也無法被取代。」
  • 「我在追逐一個夢想,一個擁有成功事業的夢想,卻犧牲了所有其他的一切。」
  • 「我們都不是超級英雄,更不是特別善良,在遇到彼此的時候,我們只是有著複雜過去和脆弱夢想的兩個人,但不曉得什麼緣故,我們找到彼此,並成為莫逆之交。」
  • 「這只是另一件我無法掌控的事。」
  • 「或許他不一定會像每個人說的那麼沒出息。」
  • 「如果我不能回去改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或許我可以做點什麼來挽救莫里斯。」
  • 「那就像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出口。在許多方面來說,我是在那一天成熟長大。」
  • 「雖然知道聖誕節的事,但像我這樣的小孩,我們知道自己永遠沒得過聖誕節,所以連想去不會去想它。」
  • 「可是妳要知道,妳有能力面對,不要忘記這一點。」
  • 「在面臨逆境的時候,人需要專注、勇氣和毅力才能堅持下去。」
  • 「莫里斯只是需要有人聽他說話。所以我讓他說。」
  • 「善意、天真的樂觀和愛,都只能短暫保護我們遠離生命艱難腐化的現實。」
  • 「要在是非對錯之間畫下一條清楚的線並不總是件容易的事。」
  • 「對於一個泥濘的家庭史,也就是人類從童年時代一路帶到成年的包袱,會界定出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
  • 「但人生的美麗之處,在於失望之中,藏有最奇蹟的祝福。」
  • 「但我知道他無法改變自己。」
  • 「生命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英雄,但有時你可以比英雄還要偉大。你可以當個倖存者。」
  • 「對某些人來說,這場戰鬥注定以悲劇結束。」
  •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往後站一步,回顧自己的人生,看看走過的風景,並對同行過的人道謝,省思自己真的有多麼幸運。」
  • 「如果愛是最棒的禮物,我也確實這麼相信,那麼最大的特權就是能愛著某個人。」
  • 「一個人所能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自己所有擁有的一切心懷感謝。」
  • 「我把我的童年看作是一個禮物。」
  • 「他可以改變他的人生,而且只要有一點點的幫助,或許可以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讀後心得】
天啊?這是什麼對話?
「不好意思,女土,妳有沒有多餘的零錢?我好餓。」
「如果你餓了,我帶你去麥當勞吃午餐。」
什麼?二月不是才剛開始?我就決定每月選書了?該不會也已被我列為2013年度首選了吧?
還記得前陣子,人在板橋車站的我,準備搭高鐵南下高雄看我所認養的小孩。突然間,有個婦人向我走來,跟我要20塊的零錢,說是要搭火車。我看她的樣子,一副流浪婦的打扮,下意識的我其實是有準備要掏錢給她的。可是,我身上連50元的硬幣都沒有,只好跟她說要等我朋友出現的時候再問看看。結果,她就轉身離開了。是不是被拒絕久了,早認為我的軟釘子是種不給錢的藉口?如果,我都願意千里迢迢買高鐵票南下探訪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小孩、準備成語辭典當生日禮物、千託萬求朋友們幫忙贊助出遊費用、活動結餘還包了個2200元的紅包匯出,那麼,我為什麼當下沒有直接掏出百元"大"鈔給她呢?是因為她主動跟我要?是因為她是一個沒有明天的人?是因為她身上的味道?還是,還是,是我自己關起了自己的心門?!
「我不要錢。我要用棕色紙袋裝的午餐。」
「為什麼你要用棕色的紙袋裝呢?」
「因為每次看到有小孩帶著棕色紙袋裝的午餐去學校時,我都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那天逛書店的時候,就覺得架上暢銷榜的這本書令我眼睛一亮。就像是英文書名an invisible thread一樣,也不知道是什麼無形的機緣,就這麼讓我抱回家細細地啃完這只打79折的書,完全不像我平常只買的69折價。
我很好奇的是,怎麼沒有任何國內的人士推薦?但對我來說,能被《讓愛傳出去》與《當幸福來敲門》兩位作者肯定,那就夠了。
看著這真實的主角,與這流落街頭的小孩,兩個之間所擦出的花火與經歷,你要說是誰幫助了誰,真的還很難說!
我常在想,有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是百分百的?有嗎?在哪裡?如果沒有,如果找不到這樣的一個人,那是不是也代表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與不可擺脫的泥淖?於是,滿是淤泥的人生,才能更顯那蓮花的高雅,與生而為人的美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旅程。「所謂英雄的旅程,即是自我發現的旅程。」「不論形式,這是我們許多人都必須展開的一趟旅程。那是我們發現自己是誰和我們注定要變成什麼樣之人的經歷。」而我想透過大量閱讀,重新釋放自己,同時療癒自己。




【書生|006】橘子酸,酸橘子。


後來,我才知道,有些水果剛摘下,也並不好吃,需給它一段「果熟期」,才會變得甜美。何況是強摘的澀果呢?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酸橘子
【本書作者】琹涵
【ISBN】9789576636684
【出版公司】文經
【本書定價】220元
【出版日期】2012年7月第一版第1刷
【閱畢日期】2013/2/14(四)
【書封截圖】
【名言佳句】
  • 《酸橘子》「由青澀轉為成熟,是需要時間的,何苦勉強攀摘?那定然不甜的果子,又有什麼好滋味呢?讓我們靜靜等待屬於它芳醇甘美的一日。」


【讀後心得】
請同學翻開八年級上學期國文課本第八課《酸橘子》一文。(南一版)
早已忘記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發現琹涵老師的《酸橘子》一書了,當下,就告訴自己說,這本書總有一天會被我放上書櫃。
也忘記是從哪個機緣開始,會喜歡琹涵老師的文字。可能是從前陣子不小心買到的一系列《慢讀唐詩》、《慢讀宋詞》、《慢讀元曲》的書籍開始。總覺得古代的文學離我們好遠好遠,雖然喜歡那由與我們通用的文字所構成的篇章,但,距離感卻一直存在著。直到看到琹涵老師把那些唐詩宋詞與平日的生活經驗結合,才發現,原來,文學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面寫照而已。
只不過,我沒有印象我的國中時代有讀過這一篇選文,倒是對琦君女士所寫的金手鐲印象還比較深刻一點,說不定是後來的新課綱或各版本自行選錄的文章。
聽說這本書是琹涵老師舊作《溫柔的心》的新再版,也慶幸老師願意重新出版,也讓我得以看到一本跟教育有關的書籍。
琹涵老師原名鄭頻,從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任教於台南的白河國中與台北的海山國中。
其實,每個站在台上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雖然美其名是說教室的主導權是在老師身上,但,那應該是指教改以前的權威了。現在的教室,老師不要淪為學生們糟踏的對象,就很阿彌陀佛了。
每個老師應該都是「與人為善」的,絕不會教學生去做壞事,當然這理論得排除不適任教師名冊。
可是,當中心理念如風中殘燭般倍受挑戰,怎麼堅持當初的堅持,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本書裡面,我們發現,需要有人替廣大的教師們說出心裡的話,說出老師們的期望,而不是一直被學生、家長、媒體的聲音給淹沒掉。
學校,是孩子們步入社會體制的第一環。偏偏現在的環境,不再「尊師重道」,孰不知,如果連這四個字都做不到的話,你要我們的孩子們多有禮貌、多有學養、多有競爭力,最後,只會變成「草莓族」、「水蜜桃族」,最後,淪為家長們所害怕的「飛特族」、「啃老族」,甚至演變成三不五時就上社會版頭條的聳動新聞。對於這些家庭所生養出來的孩子,我怎麼樣都無法寄予同情,因為,這某種程度是由家庭的過度溺愛與保護所致。
琹涵老師的文字,其實很適合青少年朋友閱讀。不用說教式的文字,單純就生活中信手拈來的靈感與讀者分享,最常見文末只丟下一連串的問句,而不是肯定句的編排方式。
不只孩子們很適合讀,連家長們也能從中窺之一二。每個領域都有其專精者,偏偏每位父母皆好為人師,殊不知老師畢竟還是「師」字輩,這樣的養成,或者影響,絕不會亞於醫「師」、律「師」、工程「師」。也唯有打從心底尊敬老「師」,我們的孩子才會習得這些身教,而不自視過高,尤其是在這少子化的時代,怎麼教導孩子們心存謙虛,更顯必要。而每日在「戰場」上的老師,更是需要家長們的攜手合作與配合,畢竟,教育,是大家的事,沒有人希望孩子們是在正式踏入社會後再來被法律所約束吧!
而站在前線執教鞭的先生們,也能從本書五十篇短文裡獲得支持,讓自己的信念不至於受外界影響而產生動搖,畢竟,在什麼都講求快速的時代裡,堅持反而是一種無限的美好了。
在媒體怪獸、自由巨獸的無止盡擴張下,很多美好的道德已被貼上八古的標籤。但,這反而是這個社會賴以綿延不絕的文化根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根本,也希望在仍有人自覺的社會風氣下,重新再找回「尊」師「重」道的傳統,讓我們能夠保留這美好的一部分,讓台灣的未來棟樑能不繼續走向敗壞、崩壞。那麼,請由我們一同做起吧!

【琹涵老師】




【書生|007】您撥的電話未開機!


當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以電子般的速度,快還要再快,一切快速決定,當然也同時快速過時,立即失效,而我一點都不想要立即作廢的人生。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您撥的電話未開機
【本書作者】李偉文
【ISBN】9789571357171
【出版公司】時報文化
【本書定價】280元
【出版日期】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初版一刷
【閱畢日期】2013/2/17(日)
【書封截圖】
【名言佳句】
  • 「一個人喜不喜歡自己是很重要的,中年以後,已經沒有不快樂的權利,如果不快樂,也要自己負責,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學會關機的生活》
  • 「這是個話語往來頻繁、心靈卻長期隔絕的寂寞時代。」《學會關機的生活》
  • 「物質太豐盛、聲光娛樂太刺激,都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尤其手機聲響彷若催魂鈴。」《與世界維持一點懸念》
  • 「任何的善意與付出,總會留下痕跡,即便沒有錢、沒有才能可以幫得上什麼忙,而『對一件好事表示感謝,如同做一件好事一樣偉大』。」《擦肩而過的因緣》
  • 「每個人都在流浪,在生命之旅中不斷飄遊,而人與人之間關懷的問候、溫暖的對待,就是那盞明燈,讓人有回家的感覺。」《一天裡的溫柔時光》
  • 「人的一生往往被事業與愛情二件事弄得疲累不堪,友誼卻是上天對人類最大的恩賜,讓我們撫平傷痕,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生命中最浪漫的事》
  • 「許多人上餐廳吃一頓飯花費數百元或近千元,依然面不改色,卻嫌一本二、三百元的書太貴。」《綠滿窗前草不除》
  • 「臺灣每天有超過一百種新書上市,而書店門市能有多大地方讓新書展示出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書無法在書店裡陳列超過一星期(比週刊的生命更短),很多新書從印刷廠送出,整包沒拆封又送到紙漿廠銷毀,做成再生紙。」《綠滿窗前草不除》
  • 「在這個多元的社會,如何能以為不同角度觀看世界,能體貼別人的心情,承認每個人或許都只擁有部分答案,這是彼此溝通以及找到一起往前走的重要前提。」《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 「當我們從書本或網路看到某段文字或某篇文章,引起內心的悸動與共鳴,我們與作者情感的聯繫,或許比朝暮相見的手足還要深,都是難得的因緣啊!」《文字因緣骨肉深》
  • 「這些生命中的節點,讓我們面對數以千計、萬計待填的日子裡,有了頓號,有個起承轉合的分段點,讓我們可以駐足、可以反省、可以重新再出發。」《生命中的戒指與花環》
  • 「在特定的時空中,我們被要求停下腳步,仔細反省並回憶生命中每個特殊時刻,相遇的每個人、每件事,以及說出口的每句話,然後學習去懂得珍惜生命中所擁有的事物,並真心對待眼前的人。」《生命中的戒指與花環》
  • 「其實還有很多事情是非常確定的,尤其關於我們是不是過得幸福快樂,絕大部分是可以控制的,這和賺多少錢、位居什麼職位通常是沒有關係的。」《下半輩子的事》


【讀後心得】

日前,在逛網路書店的時候,看到李偉文出了新書,靜候六九折的時候,趕緊下手先買回來放了。
尤其是書名《你撥的電話未開機》更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在翻完《轉接到語音信箱》、《請稍候再撥》、《目前收不到訊號》、《電信系統忙碌中》等四大章節,才發現有很多想法跟我不謀而合,不過,我既不是牙齒師,也不是啥名作家!
應該是那天隨手翻到《來自遠方的明信片》一文,才會在路過書店的時候,挑了幾張賀卡,親筆寫下給幾位同事們的祝福。「正因麻煩,每次寫信就成了一種儀式,通往內心深處的儀式,因此信中會寫出一些平常聊天不會說出口的話、一些內心真正的感受。」雖然那些新年賀卡的寄送搞得我不是很開心,但隨即轉念想說祝福的心意不變也就有那麼一點釋懷了!
其實,我也真的很久沒有提筆寫信或卡片了,都快忘記那筆畫在紙上的觸感了。
猶記得還在師大念書的時候,因為研究生的作息比較不固定,於是在校內郵局租用了個郵政信箱好方便對外的聯絡,但小小的空間,老是被信件塞爆,而那一直是我曾經落腳的一個實體印記,直到不捨退租的那一刻。而也曾經在老家的永安郵局租用了一個信箱,但,一年收不到一封信的我,也早早退租了,村裡常淹水也是原因之一。直到最近,重新再回到龜山生活,才又租了個「333桃園郵政25-6號信箱」,不過,每次都只被放續租通知,會不會是因為我很少公開的原因也不得而知了。
有一個穩定、人人稱羨的工作的我們,還聽得進哪些人的話?百大富豪?醫師?只剩這些人的話語可以被奉為圭臬嗎?他們的一言一行會是我們人生中的明燈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是不是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看看人家給我們的建議呢?
在這本書中,李偉文信手拈來都是古今中外的旁徵博引,確實有不少文字值得被再三咀嚼。囿於打字的關係,這些都沒有被我列在這篇心得裡,畢竟,相同的文字會因人而生不同的感觸,適合自己親訪。
而名言佳句我也只摘錄第一篇章的而已,事實上,幾乎每篇文章都有被我勾勒的痕跡。
看到《綠滿窗前草不除》一文中所描述的台灣書市的慘況,我竟然有點難過!明明身為華文世界最自由、最奔放的國度,一本好書竟然比週刊的生命週期還短,而我每週的讀書心得到底還是無力回天,只願能像那沙灘上的海星一樣,分享一本是一本了。
「我們真的不需要更多工業區、科學園區了,而是應該珍惜土地風貌與生態環境,保留與在地生命有關的產業結構與歷史記憶,讓臺灣成為華人社會最有文化深度、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適合生活的好地方》

【同步推薦】




【書生|008】花婆婆:「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但是,你一定要記得做第三件事。」
「什麼事?」
「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花婆婆MISS RUMPHIUS
【本書作者】芭芭拉.庫尼
【本書譯者】方素珍
【ISBN】9578872577
【出版公司】三之三文化
【本書定價】280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34刷
【閱畢日期】2013/2/24(日)
【書封截圖】http://goo.gl/HvFPo
【名言佳句】
  • 「對了!我答應爺爺,要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但是,做什麼好呢?這世界已經夠美了。」
  • 「整個夏天,她的口袋裡裝滿了花種子,她一面散步,一面撒種子。她把種子撒在公路和鄉間的小路邊,撒在學校附近、教堂後面,撒在空地和高牆下面,只要她經過的地方,她就不停的撒種子,這裡撒一點,那裡撒一點……」

【讀後心得】

好吧,我承認,我本週有點偷懶!
這個禮拜只放了一天假,林口的幾本書都來不及翻完,只好再把看過的繪本重新拿出來複習。
春節假期,雖然K了好幾本書,但,畢竟不是在本週看完的,也就不能拿來充數了,因為我是想分享當週的閱畢心得。
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與繪本結下不解之緣。也許是當初台灣書市吹起了幾米風,也有可能是大學的時候收到令我終生難忘的禮物,前前後後,手邊也陸續收集了好幾本故事雖小、寓意卻深的繪本。
簡單的文字、簡單的線條、簡單的色彩,難道就不值得我們的一顧?是不是得看又高深又艱難的書,才叫大人?言談中不自覺地透露著高門檻才叫學問?而我們是不是離簡單已經太過遙遠?單純的感動、單純的快樂、單純的堅持、單純的信念,難道就不是一種幸福嗎?
雖然已經走了很遠,但每每腦中閃過當初看完這本書的感動,就會問自己說,最近的我,有沒有做了任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除了對自己、家人、朋友、同事這些或多或少是跟自己有關係的人之外,礙眼的垃圾有沒有隨手撿?有沒有記得跟打掃的阿桑說聲感謝?每個月有沒有準時跟街友購買百元的大誌雜誌?忘記要準時繳費而讓我們家坤燈餓了肚子?已經投滿一塊錢的「愛心麵包」存錢筒有沒有抽空拿去郵局劃撥?喔對了,還要替阿母隨身準備一些零錢給被迫得手心向上者,也順便買串令人神清氣爽的玉蘭花?
前陣子把手邊僅剩的《花婆婆》送了出去,剛好趁最近各大網路書店推出線上國際書展的時候,趕緊再下單幾本回來補庫存,而能夠分享這麼一個美麗的故事給有緣人,也是一種美好啊!
還有,兩個月的分享時光就這麼過去了!還真是快呀~

【線上瀏覽】http://goo.gl/zlg9i




【書生|009】毒藥藏在金湯匙裡


「因為害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一忍再忍;因為害怕自己沒有謀生的能力,所以讓他一犯再犯;因為害怕自己忙碌而得不到孩子的愛,所以不分青紅皂白寵溺……」《不要笑孩子不成熟》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汪培珽手記-金湯匙裡的毒藥
【本書作者】汪培珽
【ISBN】9789868610217
【出版公司】愛孩子愛自己工作室
【本書定價】320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初版一刷
【閱畢日期】2003/2/27(三)
【書封截圖】http://goo.gl/03jK9
【名言佳句】
  • 「男人需要女人給他勇氣和鼓勵。」《愛情是有價的》
  • 「不需要不信任,當父母懷疑孩子的時候,傷害也已經造成。」《愛情是有價的》
  • 「爭執的主因是大家都累了,如果親子之間能避免身心疲憊的時候才來討論功課,過程一定可以和緩許多。」《不是來幫忙功課的》
  • 「時機到了,孩子才會說出內心深處原本不願與外人分享的部分。」《高手過招》
  • 「處理事情的方式有很多種,常常,『態度』才是可否有個圓滿結局的關鍵。」《不要笑孩子不成熟》「『合理』從來不會自動出現,除非你去爭取。」《不要笑孩子不成熟》
  • 「做錯事必須承擔後果,孩子的責任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六十塊錢的勇氣》
  • 「『真的嗎?』這三個字,媽媽是不輕易說出口的。」《垃圾桶裡的維他命》
  • 「要檢討的通常是大人,因為另一方是孩子啊!」《垃圾桶裡的維他命》
  • 「世界上是沒有奇蹟的。如果真的有,它也只為相信自己的人創造。」《奇蹟,只為相信自己的人創造。」
  • 「『嚴格、嚴厲』是最短視近利的作法。」《我為什麼要生氣?》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孩子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有閱讀興趣的。」《十歲的孩子有三歲的表情》
  • 「孩子要的東西不多,安心而已。」《金湯匙裡的毒藥》
  • 「孩子就是生來照顧和愛護的,他們只要父母的愛,不要父母的傷害。」《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 「即使父母說的意見真的有營養,也請找別的時機說,這時候開口就是批評,是父母最不好的德行。」《捨本逐末》
  • 「當金錢不能隨心所欲地換成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就是廢紙一張。」《角娃》
  • 「父母不是很愛孩子的嗎?為什麼說出來的話,是這麼的傷人,而自己卻毫無所知呢?」《請不要騷擾你的孩子》
  • 「孩子要的不多,你發自內心的支持,就夠了。」《請不要騷擾你的孩子》
  • 「江心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從來說的就不是小孩。」《請不要騷擾你的孩子》
  • 「給未成年的孩子電腦,然後就什麼也不管的父母,根本跟直接給孩子毒品沒有兩樣。」《當大導演的潛力》


【讀後心得】
終於是把汪培珽的書給看完了!擺在書架上已經好一段時日了。
汪培珽近幾年陸續出了幾本有關親子教養的書籍,本本幾乎都是暢銷榜,我終於是拿出來看了。
隨丈夫移居香港生活的她,為了讓孩子的中文能力能與台灣同步,把台灣的國小教科書原封不動地搬到香港,然後緊盯孩子每週都要安排國文課的進度,以免在英文化的香港把中文底子消磨掉了。關於這點,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堅持與毅力,就算是跟孩子鬧不愉快,也從不妥協,只因為她希望能一輩子跟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溝通。
有時候太生硬、教條式的教養書讓人會很有壓迫感,深怕有哪一條沒被遵守到。本書採用日常生活的故事,再加入自己的教育觀,有時候看到裡面的小故事都會被深深吸引,也會不自覺地捧腹大笑,感覺自己又重新回到了童年所發生的小趣聞一樣。書中的筆觸,多的是身為父母的反省,與自我叮嚀,就像書裡寫到的「要檢討的通常是大人」一樣,而這會不會也是她的書系會這麼讓父母們捧場的原因了呢?(我還不是父母一族,請不要誤會。)
教育這檔事見人見智,而我們到底是要造就怎麼樣的孩子呢?我想,不外乎就是希望他是一個好人吧!


【作者資訊】
《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電子郵件wang_peiting@yahoo.com.tw




【書生|010】60年=1甲子


 「留下你,一定有某種意義!離開有離開的無奈,留下來,一定有留下來的意義。」《第49天的花店》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皇冠雜誌709期
【出版公司】鑫濤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本書定價】170
【出版日期】2013/3
【閱畢日期】2003/3/10(日)
【書封截圖】http://goo.gl/kjzrV
【名言佳句】
  • 「都說時間可以緩解一切痛,然而如果時間真的可以沖淡一切,那麼活著就會是件很簡單的事……」《沖繩梅雨》
  • 「工作,是維護生活的來源,也沒什麼好怨。」《上班族的日常》
  • 「時光輾轉,人生一瞬。」《媽媽的洋娃娃》
  •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也許用功讀書分數就會進步,但不是所有事都能比照辦理。」《讓葉子自然掉落》
  • 「原來,饑餓與逃離,不僅是我的床邊故事,是真真切切的歷史。」《六歲的大饑荒》
  • 「但幾千年來,從金字塔,到秦始皇墓,到泰姬瑪哈陵,這終究只是人類一個疾心的渴望罷了。」《泰姬瑪哈陵,一滴愛的淚珠》

【讀後心得】

本週來點輕鬆小品吧!
沒有ISBN,因為本週消化的書目其實是本雜誌。
話說回來,我還真的是好幾百年沒有看雜誌了,尤其是文學雜誌,因為我大部分的閱讀都花在小說與散文上了。
那一天在書店邊看邊挑一些當期雜誌的時候,看到皇冠的書封,才發現從1954年2月創刊至今,已正式邁入第六十年了,而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如果我記得沒錯,皇冠雜誌裡面已經很久沒有放廣告頁了,也就是說,這本雜誌的收入完全來自於讀者的捧場,這就更讓人佩服了!(看樣子皇冠的讀者應該也不少人)
本期是各大短篇小說輯,名作家盡出,如張曼娟、宮部美幸、朵朵、姚謙、張國立、獅子老師等,一篇一篇讀來,令人暢快!
張曼娟寫下自己母親的逃難與饑餓記《六歲的大饑荒》,若不是看到最近書市上有中國六十幾年前的飢荒調查報告的話,小說情節真的會讓人無法置信,簡直是比我們的小時候還要苦太多了!
看完《千代子》一文,突然想把自己的玩偶拿出來曬曬太陽、清理一下!而誰的童年不是由一尊又一尊的玩偶陪伴長大的呢,儘管它又髒又小又沒特色的。也難得宮部會寫除了偵探推理外的溫馨小品。
想到當初看完《羊來了》一書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至今仍餘悸猶存而已,這次看完黃願的《我的女友要復活》,一時之間,還無法想像是由同一位作者筆下產出的!不過,翻這篇小說的同時卻讓我笑到不行,就怕吵到跟我一樣在等待看診的其他病人們了。
正值日本311地震滿兩週年前夕,《第49天的花店》一文描述在大海嘯過後的第49天,大家依舊打起精神,不是整理破碎的家園,就是到處尋覓自己親人的下落,就有那麼一間花店想辦法開門營業,好讓倖存者可以買束花紀念自己的親朋好友們!看完這不長不短的文章,也害我興起念頭,想買朵向日葵,獻給那些在大自然無情的威力下所犧牲的渺小人們,並同時努力、珍惜地活著!
有一些好文本想推薦給朋友閱讀,結果,短篇小說都只出了上半集,看樣子下一期還是得乖乖購入,要不然,文章看一半是會令讀者吊胃口的!
喔對了,多少還是有夾雜一些廣告啦,不過,都是皇冠自己家的書的廣告而已,倒沒有其他商業廣告。
雖說是小品,但也有兩百多頁,也差點沒辦法看完!而這種獨立的篇章,就真的怕自己漏看哪一篇好文。下次還是把曾看過的文章做個記號好了~

【皇冠網站】http://www.crown.com.tw/





【書生|011】我不青春,但仍會痛


因為不安,所以青春。
因為茫然,所以青春。
因為猶豫,所以青春。
因為孤單,所以青春。
因為心動,所以青春。
所以,青春。
因為疼痛,所以才叫青春。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疼痛,才叫青春:迎接美好未來的36個人生指南
【本書作者】金蘭都Kim Ran-do
【本書譯者】徐若英
【ISBN】9789861334103
【出版公司】圓神
【本書定價】280元
【出版日期】2012/04/25
【閱畢日期】2013/03/17(日)
【書封截圖】http://goo.gl/ysBQZ
【名言佳句】
  • 「你也有自己的花季。只是時機未到。你,總有一天必定會綻放。」《人生時鐘:你的人生現在是幾點?》
  • 「任誰都不能代為決定這種事情。關於未來,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除了你堅定的眼神,再不會有更好的答案》
  • 「重要的不是謹慎、不犯錯,而是學會不再重蹈覆轍。」《有些事,你可以寄望於「偶然」》
  • 「跟隨潮流報考證照、公職,不是一種上進而是怠惰。」《考試與你:別急著追求安逸的人生》
  • 「每個月至少找一件『完全與錢無關的事』,然後去完成。」《不必急著理財》
  • 「如果少了堅定的目標意識和適當的方法論,不管多努力也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停下腳步,回頭看看》
  • 「一如怠惰是一種慣性,勤勞同樣也會變成身體的慣性。」《欲振乏力的時候》
  • 「付出多少努力,就代表獲得多少力量。」《試煉是一種力量》
  • 「我那個時候才明白,原來放棄比繼續走下去還要難。」《井底沒有你想的那麼深》
  • 「時間有治癒的力量。以為絕對忘不了的那些年輕時候的傷痛也一樣。」《我的人生「失誤筆記」》
  • 「未來之所以讓人不安,是因為未來充滿了開放的可能性。」《每個人的現在,都是人生最乏力的時刻》
  • 「幸福,是不幸的時候才看得見的東西。」《你群欲擺脫的今天,可能是別人求之不得的一天》
  • 「生活方式並不是來自於某個決定,而是反覆的練習。」《人生是無數次的練習,而不是一次堅定的決心》
  • 「所謂的好朋友或是穩定的人際關係,不是藏在某個地方等著我們去尋找,而是彼此共同努力營造出來的。」《不要太孤僻》
  • 「人在忙碌的時候,反而有空去做更多的事。」《忙碌當作藉口》
  • 「你希望下一次能不辜負身邊的人以及自己的期許;第二件事,你希望能做好自我管理。」《勇於當重考生的你》
  • 「一個人的前途和別人認定的好壞無關,而在於是不是能夠對於自己的選擇樂在其中。」《「明日」牽引的人生,「由我」牽引的人生》
  • 「只要有未來可能性,一點犧牲不算什麼。」《先跳上火車再說吧》
  • 「工作帶來的物質、社會生活的安定,是追求個人幸福的根本。」《離開校園的你》
  • 「即使這份重量讓你身心俱疲,但是無可避免的,我們都得背負著十字架一步步的向前行。」《給我親愛的兒子們》

【讀後心得】

「都這把年紀了,到現在仍然一事無成……」天啊?這句話是在說我嗎?感覺好刺耳啊!
我們都曾青春,都曾度過那十幾、二十歲的年紀,怎麼倏地,就已經來到今天這般田地?夢想呢?熱情呢?徬徨呢?害怕呢?還是,只剩下無感人生?
還記得高中時期,每天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雖然對大學等未來生活多所存疑(當然也存有一定的幻想),但仍沒有勇氣當「拒絕聯考的小子」,還是乖乖接受命運的安排,儘管六十幾%的錄取率已遠高於前輩們的二十%。
等真真正正擠進那所謂的大學的窄門,興奮之情並沒有持續太久。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對未來的一種茫然。我的專業會是什麼?畢業會不會等於失業?現在回過頭去看當時的自己,反而覺得有點杞人憂天了!可偏偏,那時候的我們,沒有一盞明燈,沒有一位引導者,只有自己不斷地自我摸索與探試,然後不出所料地重複跌倒的過程!
考上研究所、考上公職、考上老師,就此開啟美麗人生?這該不會又是一幅自欺欺人、被營造出來的假象了吧?
金蘭都教授所提出的那些青春記事,幾乎每一件我都切實經歷或嘗試過。好吧,我承認,我也有過乾脆就大學延畢的念頭,著實是因為當下的我實在跨不過那畢業後即無所適從的茫然感。
曾幾何時,我們開始不懂得體恤現在的年輕人(雖然我自己也沒老到哪裡去啦,呵)?忘記那時候的自己也是這般無助?對外所呈現的不禮貌、一意孤行,其實是一種保護自己的防衛機制。而我們卻忘了要對他們多一點的包容、多一點的耐心、多一點的等待?或許此時此刻的我們,也正被老闆、主官、長輩們給不留情面地教訓著?!但那不代表我們不夠好、我們不夠積極、我們不想改進、我們不夠優秀,是吧。
出社會工作多年的我們,也一直在到底是要重視自己與家庭的生活,或者是百分之百投身奉獻於工作中,兩者之間來回擺盪。原來,這是一個有如走鋼索般、不能傾斜的社會!「走在工作成就和個人幸福之間的鋼索,走在離開與停留之間孤獨思考的鋼索。」怎麼我好像看到了那道光?那道原來如此的光!原來不是只有一種絕對且不得反悔的選擇,而是要保持平衡,平衡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平衡在現實與夢想之間,平衡在自己與家庭之間,平衡在生命與自我之間。
無意間看到某高中生的推薦才入手的書,想想還真是有點汗顏。但如果能從中獲得一點想法、一點智慧,就算遲了些、就算是被動,對自我的人生都是一種成長呀!不同於往年,也感謝今年的我,能夠每週寫下最推薦的書的讀書心得,才能前後再重新翻過好幾回,並仔細消化裡面的一字一句,就像折頁上網友寫下的「有太多教人感動的句子,我抄到手都痠了。」至於是不是有36個人生指南,我倒是怎麼樣都算不出來呢!
今天終於買到波霸奶茶了,因為昨天賣完了,所以才能有心情寫下讀書心得。而人口只有台灣兩倍多的韓國竟然可賣到一百多萬冊,在台灣的書市上都還不知道能不能賣到十萬,或許有一萬冊就要偷笑了!
我喜歡褚士瑩在推薦序裡面,把青春比喻成百貨公司裡的福袋。因為未知,所以期待;因為未知,所以人生。
就像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所說過的,只須勇敢前進!
而今年,已經過了五分之一。






【書生|013】與人性拔河


「異鄉遊子異鄉命,在這片以人情味著稱的土地上,這些故事卻是真實地上演著。」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醫生,不醫死:急診室的20個凝視與思考
【本書作者】傅志遠
【ISBN】9789571357263
【出版公司】時報出版
【本書定價】240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25日
【閱畢日期】2013/3/31(日)
【名言佳句】
  • 「異鄉遊子異鄉命,在這片以人情味著稱的土地上,這些故事卻是真實地上演著。」《異鄉命》
  • 「彷彿只要世界上還存在著比自己不幸的人,自己的人生就有最後一點希望。」《同病相嫉》
  • 「原本單純的問題,因為人性的自私而變得複雜。」《誰來買單?》
  • 「兒孫滿堂的背後,是孝順、也可能是別有用心。」《別有用心的孝行》
  • 「生病後需要休養,這原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對某些人來說,卻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勞工悲歌》
  • 「醫病關係需要彼此絕對的信任,只是,這份信任究竟是來自醫術還是頭銜?」《頭銜式信任》
  • 「或許親人的驟逝會令人措手不及無法接受,但將這樣的負面情緒發洩到醫療人員身上,正是令當今許多傑出人才對於急重症領域裹足不前的主因。」《醫生,不醫死》
  • 「超越了醫療的極限之外,那些無力回天的病患,或許疾病的進程本是如此,亦或生命的盡頭該是如此。」《但求無愧》
  • 「人總是習慣揀好聽的話來聽,或是揀自己喜歡的話聽。選擇性地接受訊息,這是人性的通病與弱點。」《選擇性聽覺》
  • 「資訊時式不僅造成人與人的信任感降低,各式各樣發洩不滿的管道,似乎更增長了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仇恨社會的指控》
  • 「醫療糾紛縱然有真相、有對錯、有是非,但是在這一場對抗中,卻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沒有贏家的選爭》
  • 「既然死亡是預期中的事,早一點發生,未嘗不是一種對病人、對家屬的解脫。」《沒有答案的生命選擇題》
  • 「當你覺得別人對你的批評充滿誤解時,那麼對你的讚美是否更充滿了誤解?」《仁心整型術》
  • 「權責皆明、矯枉過正的結果,可能犧牲的,卻是病患最寶貴的生命。」《責任分母化》
  • 「看似複雜的醫療往往是最單純的,因為它只有一個目的:『救人』,也有標準的處置流程可供遵循;反而是應該單純的人情世故,卻往往最複雜,因為牽涉了太多人性的陰暗與利益的糾纏。」《夾縫中的小醫師》
  • 「所謂的『盡力而為』,又該是追求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品質?」《拚命之後?》


【讀後心得】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聽到外國人士或外地媒體對台灣本土人情味讚不絕口,不禁讓人有飄飄然的感覺。可是在別人看到表面的我們之外,台灣是不是真的有平等對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兒呢?
外勞在地下道慘遭高中生集體圍毆?外勞因為高架作業摔地命危?外勞因不堪雇主虐待逃逸無蹤?
身處龍蛇混雜的醫院急診室,本書作者親眼見證這些外勞在台灣醫療上被不平等的對待。異鄉遊子就得有異鄉命?簽下巨額保證金,離鄉背井、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出賣勞力,不管是工廠工人,還是醫療看護,或者是家庭幫佣,這些都是我們台灣人自己不願意做的,或者是高危險性的。而這些異鄉人士,不見得學歷很低或經驗不足,很多純粹只是因為國內經濟不振,只好來到台灣賺取微薄的薪水。本來就有著語言的隔閡,再加上文化的差異,這些都是在身體的疲憊之外所要面臨的挑戰。
而沒有人是鐵打的身體,多少難免都會有一些病痛需要被治療,尤其是在這大量消耗體力的工作環境裡。可偏偏精明的雇主們卻無視於這些平日幫自己做牛做馬的工人的苦勞,常常在外勞身體出現警訊或得進行治療前夕,採取漠視的動作,甚至直接跟人力仲介公司解除合約,立即遣送回國以擺脫責任。
新聞上又出現台灣人到外國打工遊學被欺負的報導,或者是因為國內薪資停滯,被迫得到外國去工作的驅勢急速成長。
諷刺的是,我們非常關心在國外工作的台灣人的狀況,卻忽視眼前這群也是別人家的親人或孩子需要台灣及時伸一把援手以活命的求救訊號。對照著我們引以為傲的人情味,是不是只有針對那身體健康、來台消費的觀光客才會出現的態度?我想,台灣的人情味應該是沒有差別心的才是。
如果我們希望遠在海外的家人、朋友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那我們是不是也要用同樣的心態去關心並照顧眼前這些更需要被幫助的外籍勞工?
也是因為他們願意花大把的青春歲月投入台灣,才能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地去打拚前程。
就算沒辦法視為家人,那麼,關心自己的員工,與其健康,不也是一位老闆應有的作為嗎?
在生命之前,每個人都得是謙卑的。唯有本著一個體貼的心,互相幫忙,我們才能跨越病痛、種族、階級、國別的障礙。
話說本書作者在林口長庚醫院工作,那我是不是哪一天可以直接殺到急診室請他幫我簽名啊?呵






【書生|014】對不起,他「現在」不在


「如同一片白雲,一陣霧氣,一種香氣,一個回憶……」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對不起,她不在了Veuf
【本書作者】尚路易.傅尼葉Jean-Louis Fournier
【本書譯者】黃琪雯
【ISBN】9789866249891
【出版公司】寶瓶文化
【本書定價】230元
【出版日期】2012/7/5初版三刷
【閱畢日期】2013/4/10(三)
【名言佳句】
  • 「今年,我們不能一起趁著折扣血拼了。」
  • 「畢竟暴風雨不像白雪一樣會永久停駐。」
  • 「正是因為遇上了慘事,才更需要別人的祝福吧!」
  • 「我知道現在的她,遠遠看,會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希望她能夠繼續為我感到驕傲。」
  • 「活著的人,一次只能身在一個地方,而死者無所不在。」
  • 「沒有進行麻醉,就這樣將我的你截去。」
  • 「這是當然的了,因為最好的總是留不住。」
  • 「從此你回家不再需要鑰匙,你也不再需要出門了。」
  • 「我們的這場捉迷藏玩得也太久了吧?好了啦,你贏了,你可以出來了。我已經不想玩了!」
  • 「從此,我的人生得一個人獨自地往前走。」
  • 「因為我的心裡太過傷悲,以至於眼淚反而顯得微不足道。」
  • 「只要兩人之間一直能有對話交流,感情的開關便不會斷然關上。」
  • 「幸福的人,反而成了毫無共同點的外人。」
  • 「在這世上,我只是路過罷了。」
  • 「一點兒都不需要這張照片。因為,我擁有太多的回憶了……」
  • 「雖然你的位置是空的,可是我們一直談到你……」
  • 「過往的一切並非總是好的-因為有時候是更好的。」
  • 「你哭的,並非是這輛車的離去,而是比那更讓人悲傷的事物-那就是我們的青春。」


【讀後心得】

「對不起,她不在了。」
仍掛在衣櫥裡的紅色大衣、種植在前院的未開花的玫瑰、還沒噴完的香水、讀到一半的床頭書、不斷寄來的信件、還沒完成的工作、捐款單上還寫著感謝的話語,當「你還記得嗎?」這幾個字已經找不到可以訴說的對象的時候,我們的生命還可以算是完整的嗎?
我們從來就知道,分離是必然的。
可是卻從不知道,幸福會這麼樣地戛然而止。
因為無聊的怕羞心態,很多感謝的話、愛慕的話,一直被我們放在心裡頭。因為我們總以為我們的父母會長命百歲,另一半會同我們白頭偕老,孩子們會青山永在。
到底是我們太天真,還是老天爺喜歡開玩笑,我們不得而知。
在我們眼中,一直以為為我們遮風擋雨的爸媽會永遠矗立在那,卻忘記在我們長大成人的過程中,他們卻也跟著快速老化。直到有一天,我們成了徹徹底底的孤兒時,才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臭襪子亂丟、大喇喇放屁、睡覺打呼、上廁所不關門,每每為這些日常瑣事吵得不可開交的同時,非得要成了孤單一人的時候,才會憶起兩人在一起的美好。
幫孩子洗澡換尿布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以為自己一定會比他們還早離開,卻不知道父子母女之間的緣份有深有淺,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故事天天上演,而這種失去又何止痛徹心扉可以形容得了的。
因為生命看得到終點,人才懂得珍惜。可是,「為什麼總要等到幸福離去時,發出了聲音,我們才會認出它來?」
生命不過百年,把這百年放進時間的長河裡面,其實,「現在」是微不足道的。而旅行的終點都一樣,只是,有的人早一點搭上火車出發前往,而有的人還在尋尋覓覓那簡單的幸福。就像作者在喪妻之後,在書中還不斷重複著「每一天,以及在人生的各個層面之上,我會越來越好。」的喃喃自語,只為稍稍抒解自己的思妻之情。趁現在還有機會,請把我們自己心裡的話靜下心來好好地告訴對方,不要像作者最後只落得這101篇的短文以茲紀念亡妻了。只希望「我們終不後悔來這世上一遭。」
「請問某某某在嗎?」「對不起,他不在了。」「那他什麼時候回來?」「對不起,他.不.在.了!」我是這麼回答的。
伏爾泰曾說過:「愉快是禮貌的。」





【書生|015】忘了帶湯匙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晨讀10分鐘中學生:啟蒙人生故事集
【本書編者】何琦瑜
【ISBN】9789862415627
【出版公司】天下雜誌
【本書定價】149
【出版日期】2013/01初版二刷
【閱畢日期】2013/04/19(五)
【名言佳句】
  • 「那時候很會哭,後來我都不太掉眼淚,因為流乾了。」《我要剪裁自己的人生》
  • 「我的世界裂出一個口子,燦亮亮的陽光照耀進來。」《我的圓桌「五」士》
  • 「我已經長大可以在社會上獨立謀生,也可以選擇自己人生要走的路。」《從廚師到律師》
  • 「外在的物質都很短暫,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內在住的是什麼?」《菜市場裡的流動盛宴》
  • 「允許孩子有他的難處。」《乒乓球室的意外》
  • 「因為很單純,反而沒有太多欲望。」《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 「人存在的價值不單在於頭銜,乃是對他人與社會產生正面的影響。」《拒絕棍子的青春》
  • 「用款待客人的態度處世。」《老爸的「發宵夜哲學」》
  • 「這樣辛苦的生活中,我的父母輩從來沒有失去做人的良善與溫暖。」《為流浪漢放一場電影》
  • 「我沒有本錢抱怨,也沒有時間猶豫,找到夢想,做就對了!」《不放棄自己,就不會有人放棄你》
  • 「即使失敗,也不想半途而廢。」《跑道上的覺醒》
  • 「讀書至少有個好處,讓我們在面對挫折的時候,有個迴轉的空間。」《那六年,我窩在光華商場》
  • 「你的能力,不只在這裡。」《那堂吱吱作響的作文課》
  • 「每種人生都可以自在快樂,不一定要為單一價值擠破頭。」《24歲,失落的愛情》
  • 「如果我從小到大都聽我媽的,也許我現在不快樂又沒有成就。」《串聯「全球街舞」,重溫青春夢》
  • 「也因為無知,所以充滿彈性。就是因為無知,反而完全沒有限制。」《因為無知,所以充滿彈性》
  • 「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環境裡,都有階級差異的不同。」《帶我看見質樸的勇氣》
  • 「父親不管在多艱難的環境中都不曾放棄學習,我就能堅持下去。」《父親的大自然學堂》
  • 「當你找到興趣,在單一領域追求卓越與成功,其他的部分也會跟著提升。」《我的放牛班弟弟,我的人生導師》
  • 「我這輩子要做一件事情,對生命有所交代。」《大學聯考考七回》
  • 「人要放對位置,慢沒關係,只要方向對了,終究會到達你想去的地方。」《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想去的地方》

【讀後心得】

還記得小一剛入學的時候,台上老師拿著粉筆、口沫橫飛地開始在黑板教授ㄅㄆㄇㄈ的注音符號,才知道除了日常慣用的台語之外,還有另外一種語言叫「國語」。
看著台大醫院王顏和醫師的成長故事,回憶就這麼一幕幕襲來。
天底下的爸媽都是希望可以給孩子們最好的環境,卻不見得會如願。出身於環境不好的家庭,我們能不能不計較、不埋怨,反而回過頭來體恤父母的辛苦,盡量多幫忙一些家務,或者協助父母的工作呢?這種事情不需要別人教,這樣的家庭的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擔起擔子,或許是天生的早熟吧!
在那個時候的台灣,只要肯努力用功,就可以考上公立的學校替家裡省錢。
可是當自己一考再考卻還是在私立的醫學院徘徊的時候,是要就此放棄?還是繼續下去?可偏偏家裡真的出不了自己的補習費,生活費還得伸手跟家裡拿,這時又該怎麼辦?
「有人出生帶金湯匙、有人帶銀湯匙。」與其無止盡地羨慕別的同學,倒不如先接受自己,憑藉一己之力再去努力掙來!而老天,總會眷顧自助者的!
沒錢補習?幫老師點名、改考卷、修理課桌椅,以換取自己學雜費的來源。
考不上台大醫學院?隔壁同學成為自己的貴人,同學的媽媽則是上天派來的天使!
同學的媽媽篤信基督教,看著王醫師在建中求學時的安份守己與奮發向上,不僅免費提供王醫師食宿,連補習費、生活費都一手包辦,才讓王醫師能順利在第三年考上台大醫學院。
是要有多大的愛心,才會無償地幫忙純粹只是自己孩子的同學呢?
是因為自己的小孩在外地求學不在身邊,所以產生移情作用?還是因為宗教的與人為善,所以願意敞開心房無條件資助?抑或是緣份促使自己願意手心向下幫助這個孩子?我相信,王醫師自身的單純與認真多少佔了一部份的因素。
雖然只是舉手之勞,雖然沒花到自己多少錢,但這點滴都是王醫師當下的生命甘霖,也正因為自己單純只想幫助這個孩子的心,催生了台灣中風復健跨專業的研究團隊,台大醫院也有了腦中風復健研究中心的成立契機。
隨手種下一顆善的種子,施予適當的水分,當種子長成大樹的時候,卻造福更多的人,應該是自己始料未及的!不過,還是得要有人願意費點工去種下那一顆種子。
或許成樹的過程需要花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但給予努力的人一個機會,就會變成社會上有用的人,甚至是一位可以救人的復健科醫師。
天知道要從一個全家都是「勞力士」的勞工階級走出來是需要多大的堅持,急性盲腸炎都還得讓同班同學集資捐錢湊醫藥費、到處收集破銅爛鐵變賣成自己的學用品,不卑不亢,卻還回過頭來感恩自己那忘記帶湯匙的人生,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雖然我不是這套「晨讀十分鐘中學生」的主要訴求對象,但我仍從中獲益匪淺。不關上自己眼界,讓我看見各行各業的成長故事,同時也叮嚀自己務必要「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書生|016】本是同林鳥…


「沒有不合適的舞台,只有不努力的演員。」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逆.進 阿基師
【本書作者】鄭衍基
【ISBN】9789868851245
【出版公司】庫立馬
【本書定價】320
【出版日期】2013/3初版1刷
【閱畢日期】2013/4/21(日)
【名言佳句】
  • 「期許自己成為一個萬能的插頭,能夠隨時為自己充足電力。」《順境時要學習,逆境時更要隨時充電!》
  • 「性格由家庭教育養成。」《在不斷遷徒中成長的童年》
  • 「由於經歷過戰亂與流亡,在父親心底深處總感覺,只要一去當兵,就可能有去無回。」《被打出來的自我約束力》
  • 「『勤勞』絕對屬於『盡人事』的環節。」《夾縫中求生存的真功夫》
  • 「人生最重要的學問就是『用心』兩個字。」《想方設法學功夫》
  • 「頭上有光環,那是一個個的失敗經驗所累積出來的!」《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 「每一個傷痕都代表了一個過程,也隨時提醒著我自己要更小心,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傷痕是學習的紀念》
  • 「如果一開始我因為不曾試過就先打退堂鼓…」《廚房裡的成功秘密》
  • 「當時那種難以言喻的壓力,在今天回想起來,反倒成為我日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處變不驚的磨練。」《接連而至的變故與考驗》
  • 「那個晚上對我們來說是很漫長的一夜,卻更確定我們要一起努力度過難關的決心。」《晦暗中的溫暖照耀》
  • 「很多事情看人家做的時候都會覺得很簡單,當自己親身去執行後,就會知道有多麼不容易!」《皮肉痛磨練出真功夫》
  • 「按部就班的從最簡單的開始,從小處累積,雖然慢一點、笨一點,終究還是能達成目標。」《料理界的海綿寶寶》
  • 「我能讓他們放心,覺得只要把事情交給我就沒問題。」《結好緣從「心」開始》
  • 「成為別人眼中討喜的人。」《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 「千萬不能只抱著六十分哲學,能做到九十分,就要做到九十分。」《從教學中體會有教無類》
  • 「一個好的作品,靠的是團隊的力量,而不是個人秀。」《跨行演出的學問大》
  • 「最糟的狀況都度過了,還有什麼不能解決?!」《不讓SARS煞住了生路》
  • 「忠於老闆,忠於自己的專業,忠於客人。」《職場上的「三忠主義」》
  • 「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是失敗或成功,而是你會不會去『轉換』?」《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讀後心得】

「夫妻本是同林鳥」聽到這句話的同時,大家應該可以自動接著說下去。
人前風光、名下有兩棟房子、在飯店當主廚的阿基師,條件怎麼看都高人一等。孰不知在「爸爸、媽媽的家事是我必須負的責任」的自我驅使下,母親中風、父親驟逝而不得不一肩扛起長子的責任的同時,卻又得擔心要怎麼給那原已出身貧困的妻子一個交代?
結婚後就專事家務的妻子多少也早已嗅出不對勁,仍靜靜地將該做的事完成而不打草驚蛇。終於在阿基師決定脫手名下財產的那刻,才火山爆發。
本以為可以就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卻在一夕之間天崩地裂,而這個摧毀自己希望的,不是別人,是自己最親愛的枕邊人。
離家出走、就此一刀兩斷應該是大部份人的當下抉擇,願意在東窗事發後還繼續待在同一個家,這早已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得了的,只能深更半夜獨自一人在廚房裡喝悶酒澆愁。
書中描述著阿基師在浴室幫忙沖洗老婆的滿身酒後穢物的情景,我眼前似乎看到了水龍頭被扭開,蓮蓬頭灑下強力的水柱,酒醒了,放聲大哭,洗著洗著連阿基師也抱著對方、跟著直掉眼淚。而我們,就像是看著電影布幕所上演的情節,無能為力,只能在台下跟著心傷。
隔天一早,餐桌上已熬好稀飯、備好醬菜,在徹夜的發洩之後,回歸平靜,只能想辦法多掙一點錢以還債。而這種願意繼續下去的勇氣,又何嘗不令人動容。
阿基師說,「她把一輩子的青春都花費在我身上,我有什麼好跟她爭、跟她吵的呢?」
台上耀著閃光燈的同時,背後的陰影是無法被忽略的,因為那裡才是每個人真正的故事,一點也不為人知。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愜意生活人皆嚮往之,但沒了生活中的種種磨練,就無法感受那白開水雖平淡卻解渴的不凡人生。
「不離不棄」四個字說來簡單,但又有多少對夫妻真的可以攜手奮鬥、一同跨過難關呢?也難怪大家會自然而然就接著說出「大限來時各自飛」的對句了。
夜晚儘管漫長,有了決心,總還是等得到黎明破曉、重新開始的那一刻。

【書生|017】典當不到的是…


「說真的,少了這筆錢,我的日子照樣過得不錯,而阿邦也確實還不出來。」

【本週書目】29張當票2:當舖裡特有的人生風景
【本書作者】秦嗣林
【ISBN】9789861739007
【出版公司】麥田
【本書定價】299
【出版日期】2013/4初版1刷
【閱畢日期】2013/4/25(四)
【名言佳句】
  • 「他們只是大時代裡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留在後輩心中的震撼,卻始終值得回味。」《信差》
  • 「錢本來就不是目的,相反的,人才是我們要的結果。如果每個目的最終都能有完美的句點,人生才不會再有遺憾。」《開不出的當票》
  • 「感情得經由雙方長時間地培養與交流才以能逐漸建立,若只是單方面一廂情願地付出,還冀望對方有所回報,往往只能以悲劇收場。」《三爺爺》
  • 「正確的觀念與誠實的性格,則需要長時間的培養。」《監守自盜的三堂課》
  • 「雖然他們在大時代之中只是一對無名夫妻,但是兩人堅貞的感情,卻比任何大人物的故事更令人動容。」《鳥王五叔》
  • 「生命有了缺陷,才能映襯美好。」《當財神來敲門》
  • 「真正寶貴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賠不起的人身安全。」《別動!搶劫!》
  • 「即便是真實的自己有些缺點,但依然是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否則老是在扮演別人期待的角色,對自己、對家人都會是一種長期的傷害。」《脂粉人生》
  • 「只要每一件事都按部就班處理,既不迷信自己的雙眼,也不盲目依靠直覺或經驗,再厲害的雅賊終究找不到下手的機會。」《當舖裡的雅賊》



【讀後心得】

我們努力工作,辛苦賺錢的目的,是要讓自己與家人過上好一點的生活。
人人安居樂業、生活穩定有安全感,才是最終的目的。而錢,只不過是其中一種手段而已。
為什麼歷經患難所建立的革命情感,到頭來卻會因為錢而不勝唏嘘呢!
當兵本就苦悶,很多時候還得和苦當飯吃。也正因如此,身為男人,聚在一起才會有聊不完的當兵話題以逞當年勇。
那麼純粹的友情,能不能禁得起世俗的挑戰,或者說是現實的考驗,就不得而知了。
那天下班,趕赴紀伊國屋書店微風店,聽說那是作者前後出了兩本書之後的首場簽書會。
提早到的我,找個位置放好包包後,就到處閒晃。才一回過頭而已,小小的簽書會現場已被擠得水洩不通,連我要找到我的位置,都還不太容易回得去。
雖然作者《開不出的當票》該篇文章於現場並沒有陳述太多,但仍聽得出作者心底深深的遺憾與不捨。
該篇的主角阿邦,有著嗜賭的習慣,憑藉著當兵的情誼,前前後後借了四、五十萬之多。在一次鬧翻之餘,作者與阿邦就此形同陌路。卻在好些年過後,開門準備做生意時卻迎來阿邦因肝病逝世的訃聞。
雖然我不像作者會有那麼多閒錢可出借,但親人、朋友之間,難免會有金錢上的往來,而這一來一往,其實也是最考驗人心之際。
「金錢,金錢,多少的悔恨假汝之名而行。」當別人有困難時開口向我們調頭寸,到底該不該借?借了,傷自己荷包;不借,卻又傷彼此感情。兩難。
借了之後,是不是彼此之間的感情也隨之變質?借得愈多、愈久,崩壞得愈快?我們是不是把物質上的金錢跟情感上的關係綁在一起了?
債權人對債務人難免隨時耿耿於懷,因為自己心胸狹隘,而忽略了最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因為我們對金錢的固執,讓我們看不到那其實只要雙方生活都過得去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完美結果。
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這麼樣地看得開,畢竟自己賺的也都是辛苦錢,也是流血流汗流淚所攢下來的!作者現場有提了幾個方法可供參考。第一,該不該借給對方?第二,自己有沒有多餘的錢?第三,如果對方沒能力還款的時候又該如何自處?如果在借錢的當下,心中早已有了這三個問題的答案,也就有了對金錢調度的定見,那麼,就不會把屢次的借貸視為磚塊後不知不覺最後形成一堵橫亙在彼此之間的牆了。畢竟,我們已經沒了錢財,大可不必再陪葬掉彼此最為珍貴的感情。而沒多餘的閒錢可出借的人,說不定也是一種能置身事外的幸福!
希望我們都可以坦然、無愧地面對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事物,跨越物質的表象,得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
出發前夕,翻箱倒櫃卻依然找不到作者的第一本書,為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於現場再重新買一本,以便能讓作者簽到兩本書,而這小小的書錢也沒人會想跟我借的。下面附上作者的親筆簽名照一張。


【同步推薦】





【書生|018】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深夜食堂」


 「菜單只有這樣,此外也可以隨意點菜,我做得出來就幫你做,是我的營業方針。」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深夜食堂10
【本書作者】安倍夜郎Abe Yaro
【本書譯者】丁世佳
【ISBN】9789868885417
【出版公司】新經典文化
【本書定價】200
【出版日期】2012/11/30
【閱畢日期】2013/5/3(五)
【讀後心得】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深夜食堂」。
自從「深夜食堂」在台灣推出第一集的漫畫後,我就成為忠實的讀者了。
每次只要出版社推出最新一集的翻譯作品,我就會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口氣翻完它。
不到兩百頁的篇幅,述說著十來個短篇故事,雖說是漫畫作品容易閱讀,但也有那種看到一半就無法繼續下去的故事,只能待消化後,隔些時日才能重新繼續翻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深夜食堂」。
每一則短篇,都有其搭配的主菜;而每道菜色,都有其專屬的人物;每位主角,則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故事。
或父子、或母女、或手足、或夫妻、或戀人、或朋友、或同事、或鄰居、或客人、或師徒、或職場、或夢想,更多的是萍水相逢的人物,在小小的一間食堂裡,交織著屬於人生的百態。
有人說,食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肚子餓的時候、嘴的時候、傷心的時候、快樂的時候、慶祝的時候,似乎人生重要的每一刻,都會跟食物畫上等號。
看似簡單、普通的料理,在不一樣的人的眼中,上演著不同的故事。
小時候常吃的一餐,就是用冰的綠豆湯拌白飯。簡單的白飯,淋上冰鎮的綠豆湯,那簡直是夏天裡最美味的一刻,其實,這是餵養小孩又飽又省錢的方式,這是只知道有得吃的小時候的我所不知道的事情。長大以後,有經濟能力可以吃遍大家口中的山珍海味之餘,偶爾,不,是常常,都還是會想起記憶中那簡單又滿足的綠豆湯,甚至還會央求母親重新幫自己準備。沒錯,就是那個記憶中的味道,都已經經過那麼多年了,味道沒有變。真的沒有變嗎?其實,生命早就不同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不是我們穿上對方的鞋,就可以完全體會對方所有的生命故事那麼簡單的事。故事,本來就會有平淡無奇或者高潮迭起的情節相互交錯著,某一個時空下的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不能重複,經歷也不會再複製,也正因為如此,不是魚的我們也不會知道魚會不會流眼淚,只能安靜陪伴、尊重包容每一個人。
因為每個人都承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壓力,因此就需要適當的釋放過程。可能是看場電影,可能是聽場音樂會,可能是唱個KTV,可能是打場球,可能是吃頓飯,也有可能是單純的散個步,或者是靜靜坐著仰望星空,在那當下,我們就會不自覺地釋放過多的負擔,而在釋放的同時,也被外來的食物、汗水、音樂、空氣、陽光給重新注滿內心,只有先清空,才能再重新填滿,才能再有勇氣繼續面對生命中的大小挑戰。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深夜食堂」。
沒想到台灣有這個機會可以跟日、韓同步出版最後一集的「深夜食堂」,雖然我也忘記到底有沒有漏掉的漫畫還沒翻完,還是明明就是去年出版卻遲至今日才拿出來翻閱。
卻仍記得把漫畫改編的日劇DVD拿出來播放的時候,從電視機流洩出來、鈴木常吉唱著改編自愛爾蘭民謠的「思ひで」的片頭曲,搭配著新宿的夜景,步調慢到讓我當下就想快轉。卻在陸續看完二十集的故事後,反而開始欣賞這小小的片頭曲的時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s7CGVvXLw


 
你吐出的白色氣息
正緩緩乘風而去
朝向飄浮在天空的雲裡
一絲絲的消逝而去
白雲在遙遠的高空裡
伸長了手
吸一口你吐出的氣息
輕飄飄的浮起
彷彿好像過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間「深夜食堂」。
而今晚的你,請問,要點些什麼呢?

【同步推薦】





【書生|019】小和尚回來啦


「不往上,只向前。」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小和尚的白粥館3:不往上,只向前的快樂小練習
【本書作者】釋戒嗔
【ISBN】9789861334516
【出版公司】圓神
【本書定價】230
【出版日期】2013/5初版1刷
【閱畢日期】2013/5/8(三)
【名言佳句】
  • 「如果我們最終站在了頂端,也許我們會發現,能讓我們落足的只剩一塊最狹小的地方,而我們的四周全部都是下坡路。」《做一個小和尚》
  • 「在不如意的時刻微笑,在不公平的時刻微笑,在失去的時刻微笑,在所有想哭的時刻微笑。」《微笑的意義》

【讀後心得】

睽違三年、大陸名氣不亞於余秋雨、莫言的戒嗔終於回來啦~
年紀輕輕12歲就出家、決心投入奉獻於佛門的心,在2007年4月開始,在天涯網站首度以文字露面,將日常在寺裡所見所聞,以極淺顯易懂的方式與網友分享佛學,沒有灑狗血的劇情,卻有著淡如白粥的營養。
還記得當年的雄心壯志嗎?如果早已忘了的話,那麼今年年初所許下的願望又是什麼呢?
希望獨得樂透、希望工作升遷、希望老闆加薪、希望考績優等、希望工作順利,有些願望是遙不可及,有些願望是不操之在我,事實是絕大多數的願望都無法內控的。
還記得那個撿到硬幣就歡天喜地去買零嘴的童年?還記得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等待爸媽的下班時刻?還記得每年過年領紅包的雀躍?還記得在結業式後等待放寒暑假的前一天?還記得心裡偷偷許願長大賺錢後要幫媽媽買台好一點的洗衣機?看到別人全家上餐廳吃飯也想要仿效?希望不要再住會漏水的房子?
原來,這些小時候以為觸摸不到的願望,早在不知不覺間已被我們逐一實現。只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有愈來愈多的願望,愈來愈大的慾望,一個接一個愈來愈難達到的目標,搞得自己疲於奔命卻無法感受任何願望被實現當下的愉悅。翻開小時候的願望清單,我們早就美夢成真卻仍不自知。
身高抽高的同時,我們似乎也失去了孩子們眼睛高度裡所看得到的簡單。
當我們沒了寒暑假、當我們開始得發送紅包、當我們背負房貸車貸、當我們得養家活口,眼裡只剩下經濟壓力、生活壓力、精神壓力,在此同時,小時候的願望卻也逐步被實現當中。我們弄丟了實踐的喜悅,只剩下滿心的抱怨。孰不知,有時候幸福是因為有人的無私犧牲才換來的。
「離最初的夢想越來越遠,往往不是因為夢想遙不可及,而是我們走近夢想的時候不肯停下來,反而順著來的方向繼續走下去,就這樣擦身而過,然後把它遺忘。」戒嗔是這麼領悟著的。
當我們願望達成的那一刻,是不是有真正做到?能讓家人吃飽穿暖,辛勤工作之餘與三五摯友盡情悠遊人間,人生夫復何求!
淼鎮在哪?茅山在哪?天明寺在哪?不禁讓人對這號中國版的「一休」小和尚充滿好奇。時隔三年,再次品嚐這第三部裡的五十一道小白粥卻仍讓人意猶未盡。
那麼,請莫忘初衷。

【相關網站】




【書生|020】離島的、離島的、離島


「簡單,其實不簡單。」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
【本書作者】苦苓
【ISBN】9789571357508
【出版公司】時報
【本書定價】300
【出版日期】2013/4/19初版1刷
【閱畢日期】2013/5/18(六)
【名言佳句】
  • 「我們太習慣快速轉移的交通工具了,非但是匆匆一瞥,也無法隨時停駐,更奢談深入。」《走路,一直在走路》
  • 「誰也沒能留下或帶走些什麼。」《這樣,這樣的想念》
  • 「一個島,一家人,不必說,沒得分。」《這樣,這樣的想念》
  • 「這一切當然過了,遠去了,甚至漸漸不再有人記得了。」《猶有煙硝味》
  • 「陽光過後總有陰霾,落雨之後也必青空。」《我有幾座亭子》
  • 「當生活已是日復一日的重擔,浪漫的情懷只會出現在,不經世事的年經遊客身上。」《船,以及船的其他種種》
  • 「還是像我們因為離得夠遠,所以看得夠清晰呢?」《東莒的風雲雨雷》
  • 「苦的只是滿山芒花盛開如雪的時候,子孫卻都在遠方的南竿,甚至更遠方的臺灣。」《花花草草這一島(上)》
  • 「打開電視,只為了確保自己不和世界脫節,事實上世界從來沒有理會過我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 「害怕離開人群,是否因為沒有能力和自己相處?」《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 「『辛苦』二字從沒寫在堅毅的臉上,而在隱忍不語的心裡。」《從前有一個漁村》
  • 「沒有故事,再美也是空景。」《從前有一個漁村》
  • 「『困』與『閑』之別,不在處境,在心境。」《無目的漫遊》
  • 「『跟萬物和好』才是我們求生的根本之道。」《無目的漫遊》


【讀後心得】

「都是船把他們載走的,我在想這個船啊,會載人走為什麼不會載人回來?」
不過是平鋪直敘的一句話,怎麼讓人聽起來有那麼多的無奈,與不捨呢!
身在歐亞大陸的離島的台灣,心底深怕被世界遺忘,時時叮嚀自己要跟上世界的潮流。透過網路、衛星、媒體、飛機、船舶,不斷不斷地與世界進行接觸,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所築成的「便利」的另外一層意義,是不是害怕成為孤島?
在太平洋上漂浮的台灣島,需要別人的眼光,需要他人的肯定,卻學不會自處,學不會自信,學不會泰然,想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大國眼中乞求一絲關注,無疑是種綠木求魚。
活在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台灣的「本島」的我們不時都怕會被拋棄的擔憂了,遑論那離島的離島了。
努力存錢玩遍關島、普吉島、長灘島、濟州島、沖繩島的我們,卻連我們國家自己的澎湖、綠島、蘭嶼、琉球、金門、馬祖不曾看得上眼,冷落他們的態度,就像別國眼裡沒有台灣如出一轍。
我們能在本島上這麼恣意地馳聘著,都是因為有這些離島中的離島的無時保護,難到不值得我們回眸一顧?每每看完國片裡那些離島上演的人情故事,更顯悵然。
三年軍旅生活從大舅不見起伏的口中說出,誰又能體會在此同時卻得承受來自本島的因病離世的母喪消息,也讓我對遙遠的「馬祖」有了某種想像。
「生在這個小島上,被海圍起來,不好出去,也不好進來。」肯定自己,找到自己的長項,繼而發光發熱,我們就不會從世界的舞台上缺席。自重,然後包容;相信台灣,也疼惜離島。
就像江蕙演唱會上李安所寫下的「雖然她有她的難處,但身為台灣人我很珍惜。」我想,利用個週休二日,買張機票,揹起行囊,探探那屬於台灣的一隅,無須走馬看花,自足,且自信。

【相關網站】

【投稿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