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二年級下學期開始,就投入醫院的服務,至今算一算,也經過整整十五年了。
喜歡去兒童醫院二樓的嬰兒房看新生兒,但每次往返服務搭車處的旁邊,卻是令人唯恐不及的往生室。
從粉漾的兒童醫院坐K棟的電梯來到第下一樓,會經過綠色的復健大樓,然後來到藍色的醫學大樓,中間繞進黃色的病理大樓,沒有錯,這一條路是要將人送往位於送貨走道上面一層的往生室的路途。
B1是所有大樓的連通的通道,你如果不想走平面去淋雨的話,勢必得學會怎麼走這條路。
偏偏這地下街是最煩忙的區段。
有生活用品、有餐廳、有各棟大樓的交錯。當正午時分,大家正飢腸轆轆在尋覓食物的時候,冷不防地,從遠遠的電梯處,走出一批穿著正式、手戴白戴的人士,推著上面蓋著布的推車,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在保護什麼重要的「東西」,直到親眼看到後頭跟著一群掩面而泣的身體,當下才意會了過來,是的,是要往往生室的方向的,可這下卻換自己侷促了,是要趁機躲進隔壁的商家?還是視若無睹地從旁經過?在你還沒來得及採取任何行動之前,就看見剛剛還擁擠著的街道,頓時之間空了一大片出來,是的,大家都「有禮貌」性地讓位置了。
華人社會,非常重視生育、養生、喜宴等事,可是我們是不是忘了,有生就會伴著死,有死才會有生的這件再自然不過、自強不息的自然定律了呢?
每次回老家祭祀或走訪,看著掛在廳頭上、才剛走沒幾年的爺爺的照片,那掛著淺淺笑容的臉龐,似乎在跟我說著,爺爺還在關照著我,關照著正坐在客廳發呆、沉思的我。
我又再次想起那件往事。
作為家裡的老大,我是最常被阿母修理的,只要我偷跑去打電動、只要我修理不乖的小弟,下一個被抽鞭子的,一定是我。
想也知道,身為一個孩子,只好用大聲嚎哭、驚天泣地的精神,企圖把自己的祖先全部挖起來,好幫我修理一下我的老媽、他們的媳婦!(完全無效狀)
怎麼哭了半天,老媽還是沒有來安撫一下,還帶弟弟們出去逛街買東西,這下子不得了,只好哭得更大聲了,雖然其實已經哭得很累了。
然後你就會看到一扇門偷偷開了個縫,原來是爺爺探出頭來了,不插手孩子的管教,是門學問沒錯,但爺爺可能也心疼這個孩子怎麼被打成這樣、哭成這樣,偷偷拿出一盒面紙、跟我講說不要哭了,就再度隱身回房了。
既然有人表示了關心,只好把眼淚、鼻涕給抽抽噎噎地收拾乾淨,手裡拿著的那盒面紙、手裡握著的衛生紙,當下的我知道,那是一個爺爺的關心、愛心、疼惜的心。
堂妹們因為自從就與叔叔們在外居住,反倒是我們家雖然伙食分開卻也一直跟爺爺住在一塊兒,所以我感覺得出來,守喪的那段期間,我的心是份外地沉重的,那種重量,可能用磅秤也秤不出來重量吧。
當扮演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角色不及格的時候,是不是也代表一定扮演不好爺爺的身分呢?
而我只知道,當滿身酒氣、偶爾還會被自己兒子拽壓在地的那個人,還會特地把自己的長孫呼喚過去,然後一個接一個地把十塊錢的銅板數在我的手心上,那是我的爺爺,會遞面紙盒給我的爺爺。
當插著呼吸管、從救護車上面抬下的乾扁身驅的,確定是我熟悉的爺爺的身影嗎?我一時間之無法辨別。
這本書,是作者於2001年的第一本著作,十幾年後又重新再版的作品。
收錄了三十篇的故事,那是作者在醫院擔任社工師、也在安寧病房床陪伴的一個個的生與死的故事。
或許,是長年在醫院服務的敏銳度,也或許,是隨著年紀漸長,送別已變成是例行的事項之一,對於裡邊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有著高度的同理心,也有滿滿的情緒,時不時看到某一句話、某一個故事,就像被戳破的水庫般,淚流不止。
曾有人說過,當生命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波濤之後,心就會變得柔軟,對人也更加溫柔,我也是走了好久之後,才能夠領略其中一二滋味。
基於演化使然,人類的大腦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一開始都會自動把它歸類為恐怖、危險,劃入危險的區域,志工是,社會服務是,醫院是,往生室是,死亡也是,只想趕緊躲進舒適圈、躲進安全區域,然後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也不會發生這樣。
就像他們說能抽空去服務社會是件很偉大的事,但對我們而言,那是如果呼吸般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能夠指引方向,能夠查詢病房,能夠陪伴病童,能夠協助解決病人的大小事,都是很順手的事情而已。
就像他們說往生室很恐怖,那也只不過是當推車經過你身旁的時候,儘管內心害怕、卻仍默念著「阿彌陀佛」的字語迴向祝福給對方般,請問,是有誰可以逃得掉的呢?
當死亡伴隨著出生而來的時候,老子不就曾說過「出生入死」,生到這個世界,是從另一個世界的離開,當離開這世界時,也只不過重新進入原本來的地方而已,而那個地方,說不定有著我們許久不見的親人正在等著我們「回去」而已吶。
近幾年的我,常常會問自己說,如果明天就這麼離開了,會不會有什麼遺憾?
放不下的可能只剩下自己仍在世的親人而已吧,可是如果我夠愛他們、平常就對家人有所付出、不會造成家人的困境,那麼我想,我不會有任何遺憾,尤其對這個社會、這片土地我也曾努力去奉獻過了,走到盡頭之前,不就怕自己不曾來過這一遭?如果真的有深刻地存在過,那麼離開,似乎就變成是一件很自然、了無遺憾的事情了不是嗎。
我未為人父、也不一定有機會為父,但我想留給自己家人、留給自己孩子的,是滿滿的愛,讓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有勇氣去度過每一個困境,如果可以的話,將愛分一點給別人,唯有當別人也好的時候,我們才會跟著好。
就像我想起爺爺的時候,手裡、心裡就會浮現那面紙的溫暖、與溫柔一樣,無所不在。
【完成日期】2015/04/30()
【原始位置】https://goo.gl/asb5F6
【書✖人生】https://goo.gl/5Ja9i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