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書生|082】FUCK THE WORLD


【書X人生】http://x.acheng.tw
【本週書目】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
【本書作著】沙林傑J.D.Salinger
【本書譯著】施咸榮、祁怡瑋
【ISBN】9789861209401
【出版公司】麥田出版
【本書定價】240
【出版日期】2014/3二版12刷
【閱畢日期】2014/7/23(三)
【讀後心得】

我喜歡這本小說的編排,一翻開封面,沒有討人厭的序,連目錄都省掉了,劈頭就來一句「如果你真的要聽」,然後,就讓不人自覺地繼續「聽」下去了。
說來好笑,跟年輕人聊到「麥田捕手」這個詞的時候,大家先冒出來的想法是那不是一首歌名嗎,是「白安」唱的。當下聽到的我,簡直快吐血了,拜託,那是一本書,是一本鼎鼎有名的書好嗎。
儘管給了對方一個白眼,但我也只知道,那是一本有名的書而已,坦白講,連一頁都還沒有翻過,真不知自己幹嘛取笑對方。
最近剛好在電視上看到劇情有融入這本書,還把其中的主角「霍爾頓」與「球賽」拿出來討論,於是就想說應該是時候來把這本書給翻一翻,也剛好放了颱風假,於是就乖乖待在家一字一句把它啃完了。
這本書其實很好翻,因為主要是看一個小男生在準備被學校退學之際,於周六的晚上離開學生宿舍後,一路上回到家的過程。
再加上翻譯手法流暢,一路讀下來是很過癮的。
另外一個讓人「過癮」的地方,就是作者一趟上不斷地自言自語,然後三不五時就發出「他媽的」字眼,當然是在自己的心中開罵而已。
我很少看到有一本書,會這麼大膽地罵髒話,可是卻這麼如實地表達內心的想法,毫不掩飾,讓我看到了那個真性情的霍爾頓,或者是已逝去的我自己。
沙林傑這個作家,是西元1919年的1月1日生於美國紐約,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這位寫出這麼有名著作的作家,是剛在不久前的2010年的1月27日逝世,享年高達91歲。
於各校之間輾轉流浪後,15歲進入軍校就讀,並開啟寫作的日子,1940首度集結並發表短篇小說,於1950年完成此書,隔年(也就是1951年)出版了《麥田捕手》這部震撼文壇的著作。
除了年紀輕輕就寫下曠世巨作外,自此之後卻少見其他作品的產生,據說本人離群索居,拒絕任何媒體的採訪,也不授權電影公司改編。聽說有讀者為了一睹本人面目,差點被他用槍枝射殺。
我知道台灣有出版過不同版本的《麥》,但聽說「麥田」是唯一正式取得作者官方授權的出版社,我買的這本就是該出版社出版《麥》的二十週年紀念版。
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人一輩子的價值要如何定義?像沙林傑這樣,一舉成品之後,應該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榮華與富貴,卻甘於躲到鄉間過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覺得,人的一生一定要幫自己留件值得紀念的事,不一定要是多偉大、多輝煌的事蹟,但那卻是可以讓自己驕傲上一輩子,覺得自己的這一遭是值得的。
你可能會問我說想不想再看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果有機會的話當然最好,可是,我卻很欣賞沙林傑,我想,他應該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人生的使命了,寫下了一本到現在仍被人津津樂道、甚至被視為禁書的作品。
人的一輩子如果能留下這麼一件作品,請問,那還有什麼好追求的呢?我在他的身上,看到我一直疑惑的問題有參考答案了,也就是因此,我想我是不會把追求台灣首富、住毫宅視為是我這一生要追求的目標,因為我相信我一定會有自己的使命,而不是被這些外在的價值所圈限住。
當然,我對主角霍爾頓的作為不見得認同,滿口髒話的,到酒吧去喝酒,還叫妓女來聊天,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會做的事。
可是話說回來,這些都是大人會做的事,那我是不是就會認可大人做這些事?一旦成年之後,大人就開始為所欲為了,可惜,我也不認為大人有這樣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個世界是被彼此規範住的,所以並沒有全然的自由,除非獨自一人生活,像沙林傑那樣,否則,連我自己也都不得不被束縛住,因為早已成年的我明明也可以做霍爾頓做過的事,卻遵循自己內心的信念,走自己的路。
可我卻也對霍爾頓的遭遇感到心疼,不僅在學校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就算在外頭遊盪,也還惦念著自己與小時候的朋友之間的單純的友誼,還常常碰到大人們假借關心卻疑似「戀童癖」的行為,走筆至此,我們怎麼還會那麼百分之百地肯定,所謂的「大人」,除了放蕩自己之外,對這個社會是否真有的正面存在的價值呢?所作所為真的禁得起檢驗嗎?我卻也不敢肯定了。應該這麼說,連身為大人的我,也因為其他的大人們的作為而感到慚愧了。
倒是霍爾頓不忘到唱片行,幫自己的妹妹買張她最喜歡的專輯。雖然中途不小心壓碎,卻仍將碎片拽在身上。偷偷摸回家找老妹聊天,甚至準備要獨自一人搭便車「逃」到西部去過自己的生活,小妹也拖著自己的行李要跟行。
我看到那些霍爾頓跟妹妹、死去的弟弟、在好來塢工作的哥哥之間的手足之情,就讓人覺得感動,才會突然想到霍爾頓也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少年,就算他想幹下轟轟烈烈或微不足道的事,都無法磨滅他與手足之間那單純美好的感情,也讓人相信,這個世間,仍舊是存在著讓人溫暖的片刻,而不見得總是「fuck the world」般的噁心、與虛假。
也在網路上看了一些討論的文章之後,才發現不管是哪本版本,封面都只有文字而已,連照片也沒有,聽說這是作者簽約時的要求。或者作者早就知道,人是會受外在影像、色彩所迷惑的視覺動物吧。
麥田這個版本的,竟然沒有翻譯的介紹,後來才看到「施咸榮」原來是大陸已故的知名翻譯家,本來以為會不符合台灣的用語,沒想到在「祈怡瑋」的潤飾下,一整個就是很流暢,連髒話都翻得很順口,我這才相信,一部作品的翻譯等於是它的再生父母,非常感謝這些辛苦的翻譯人員,也希望可以不斷看到更多的翻譯作品介紹給台灣。書裡面有許多的粗體字也標得很有意思呢。
倒是這二十週年的紀念版的紙質,我是不太喜歡的,雖然很光滑,但也容易被割傷呢,還好我有買了其他的版本。
如果想看這個出版社翻譯的《麥田捕手》的,我手上有六折券可以使用喔。
我想,我們與一本書的相遇,都是有他的緣份的,雖然直到這個年紀才第一次翻閱,才看完這26小節的。
至於為什麼書名要叫作《麥田捕手》呢?同時,我也極度懷疑「麥田出版社」這個名字一定跟這本書一定有所關係。

【相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